第58章(2 / 3)
啧,朱棣扯了扯嘴角,感慨道,虽然邪门,但这么比喻也没错。
朱高炽表示不理解,他们老朱家可比老赵家那些怂货好多了吧?
等等想到他那个鳖孙朱祁镇,朱高炽沉默了。
朱棣翻了个白眼,问:朕问你,秦桧是不是奸臣?
朱高炽狠狠点头:当然是了,自此之后,没人敢用桧这个字来起名字,可见百姓恨之入骨。
奸臣是想当就能当的么?没有赵构的默许,他秦桧当的成?不早被砍了!就是因为秦桧懂赵构心里那点龌龊,并且愿意配合,还是背上千古恶名不遗余力的配合,所以他俩才能搞在一起。要是赵构用完就把秦桧卖了,那他手底下的其他大臣怎么想?赵构还能坐的稳皇帝?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个道理儿子懂,但
但亚圣的话也能拿来形容这种昏君奸臣么?
朱棣又翻了个白眼:你怕不是学迂腐了。
[崇祯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读儒学读迂腐了,在意什么君子名声。要我说有啥用啊,反正早晚都是亡国之君。还不如当个士大夫口中的严苛暴君,说不定能多给大明续几年命,总比亡国之君强不是?]
崇祯深吸一口气,又重重的吐出来。
这是他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不过现在预知了自己的结局,竟然觉得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
[up主可不是瞎说哈,明末确实是癌症晚期,但乱世出英雄,朝廷里的能人也不少,哪怕搞成唐末的局面呢,大明也能再撑个三四十年的。
怎么着都比鞑清入关强吧!]
[要说儒学方面,有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种大儒思想家。
刘宗周是阳明先生后心学的又一集大成者,而且他不是个腐儒,被称为宋明理学的殿军。
而顾炎武大家比较耳熟能详吧,他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梳学风,提出的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振聋发聩的四个字。]
[要说杂学方面,徐光启、宋应星、孙元化都是大佬。
我认为徐光启是北宋沈括之后,又一个能被称为全才的牛人。他会练兵、会铸炮;会天文地理、几何数学、农业水利,还会外语,能翻译著作。我要是崇祯,不得把徐光启榨干了。
结果呢,这些在那些士大夫眼里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所以徐光启在崇祯年间只是个挂侍郎衔的詹事府少詹事。
宋应星也是,他一辈子只是个举人,考了好几次也没考上进士,只能在不入流的小官行列打转。但是,他会写《天工开物》啊!
《天工开物》可是世界上第一部 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如果能通过宋应星把土豆地瓜玉米这些南美农作物推广开,提高产量,那流民有饭吃了还会造反?]
土豆地瓜,这都是啥啊?
听上去像是好东西!
朱元璋搓搓手,就是不知道这个南美在哪儿,要是他能找到就好了。
[要说忠臣良将,那就更多了,除了孙传庭、卢象升,还有诸如孙承宗、曹文诏、曹变蛟等等,就算是著名贰臣洪承畴,如果不是崇祯因为军饷压力一味催促决战导致松锦之战输了被俘虏,也肯定不会投降,毕竟他前期在关内打流民还是很有策略的。]
崇祯脸色大变,他刚任命了洪承畴为延绥巡抚,他居然会投靠建奴!
平静了一会儿,崇祯又有些灰败的想,大明眼看要亡了,那些大臣给自己找出路也正常,他家祖宗英宗被俘虏了都不肯死节呢。
唉! ↑返回顶部↑
朱高炽表示不理解,他们老朱家可比老赵家那些怂货好多了吧?
等等想到他那个鳖孙朱祁镇,朱高炽沉默了。
朱棣翻了个白眼,问:朕问你,秦桧是不是奸臣?
朱高炽狠狠点头:当然是了,自此之后,没人敢用桧这个字来起名字,可见百姓恨之入骨。
奸臣是想当就能当的么?没有赵构的默许,他秦桧当的成?不早被砍了!就是因为秦桧懂赵构心里那点龌龊,并且愿意配合,还是背上千古恶名不遗余力的配合,所以他俩才能搞在一起。要是赵构用完就把秦桧卖了,那他手底下的其他大臣怎么想?赵构还能坐的稳皇帝?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个道理儿子懂,但
但亚圣的话也能拿来形容这种昏君奸臣么?
朱棣又翻了个白眼:你怕不是学迂腐了。
[崇祯也不知道是不是天天读儒学读迂腐了,在意什么君子名声。要我说有啥用啊,反正早晚都是亡国之君。还不如当个士大夫口中的严苛暴君,说不定能多给大明续几年命,总比亡国之君强不是?]
崇祯深吸一口气,又重重的吐出来。
这是他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不过现在预知了自己的结局,竟然觉得好像有那么一点道理?
[up主可不是瞎说哈,明末确实是癌症晚期,但乱世出英雄,朝廷里的能人也不少,哪怕搞成唐末的局面呢,大明也能再撑个三四十年的。
怎么着都比鞑清入关强吧!]
[要说儒学方面,有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这种大儒思想家。
刘宗周是阳明先生后心学的又一集大成者,而且他不是个腐儒,被称为宋明理学的殿军。
而顾炎武大家比较耳熟能详吧,他反对明末空谈心性的空梳学风,提出的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振聋发聩的四个字。]
[要说杂学方面,徐光启、宋应星、孙元化都是大佬。
我认为徐光启是北宋沈括之后,又一个能被称为全才的牛人。他会练兵、会铸炮;会天文地理、几何数学、农业水利,还会外语,能翻译著作。我要是崇祯,不得把徐光启榨干了。
结果呢,这些在那些士大夫眼里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所以徐光启在崇祯年间只是个挂侍郎衔的詹事府少詹事。
宋应星也是,他一辈子只是个举人,考了好几次也没考上进士,只能在不入流的小官行列打转。但是,他会写《天工开物》啊!
《天工开物》可是世界上第一部 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如果能通过宋应星把土豆地瓜玉米这些南美农作物推广开,提高产量,那流民有饭吃了还会造反?]
土豆地瓜,这都是啥啊?
听上去像是好东西!
朱元璋搓搓手,就是不知道这个南美在哪儿,要是他能找到就好了。
[要说忠臣良将,那就更多了,除了孙传庭、卢象升,还有诸如孙承宗、曹文诏、曹变蛟等等,就算是著名贰臣洪承畴,如果不是崇祯因为军饷压力一味催促决战导致松锦之战输了被俘虏,也肯定不会投降,毕竟他前期在关内打流民还是很有策略的。]
崇祯脸色大变,他刚任命了洪承畴为延绥巡抚,他居然会投靠建奴!
平静了一会儿,崇祯又有些灰败的想,大明眼看要亡了,那些大臣给自己找出路也正常,他家祖宗英宗被俘虏了都不肯死节呢。
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