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3)
[秦良玉的墓地位于石柱县,其中除了她的墓和衣冠冢外,还有她儿子、兄弟、后代子孙等二十多座墓。
一家人在地下团圆了,也不错。
墓碑上的铭文写了她的官职,很长,一看就是重臣的那种: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官兵、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
历史上唯一一个女子太子太保了哈哈。
可惜这些官职大多是南明册封的,那时的她已经垂垂老矣了。
若真是再她年富力强的时候重用她,或许会给大明多续命几年?
历史没有如果,毕竟明末痛失的文臣武将也不是一个两个,整个社会需要洗牌重来,天降一两个猛人的作用可能不大吧。
好了,番外就讲到这里啦,过几天会开明末下半段的视频,到时候见,别忘了一键三连哦。]
第44章 明末下1
◎到底是哪个王八羔子敢抢他标儿的皇位!◎
崇祯阴沉着脸,结束了今日的廷议,起身朝文化殿外走去。
今天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记得那天幕信誓旦旦的说几天后会接着出现,这一晃都一个多月过去了,连秦良玉都回石柱老家去了,怎么天上还是没动静呢?
该不会是仙子看他无药可救,所以不来了吧?
正在惴惴不安间,身边的内侍小声喊了句:陛下
崇祯一转头,就发现天上的云朵正在汇聚,他眉头一挑,起身回到了文华殿内。原本打算散了的内阁朝臣心中纳闷,不知道陛下又要干嘛。
朱由检坐回自己的位置,抬手示意大家坐下,道:正巧,朕与诸位卿家一起聆听天音垂训。
大臣脸色微变。
上次的天幕他们自然也是看到了,而且看的心惊胆战,透露出的只言片语让他们不敢深思,这次要是再说出些什么来,怕陛下不是要当场拿人下狱。
[小宝贝们大家好呀,我是你们宇宙无敌可爱的美少女up主画戟,我回来啦!不好意思鸽了几天,我真的是在老板的压榨之下加班加点的梳理崇祯朝的事情了呜呜。
遨游历史长河,畅谈古今因果,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视频吧。]
朱棣正带着自己的大胖儿子朱高炽在巡视京营,语重心长的嘱咐道:君王之重,在器与名。而用什么来保证器和名?那就是武力,就是军队!明白么?
朱高炽赶紧点点头,他又不是傻子,军队当然是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心。可他现在才刚当上太子没多久啊,这军队跟他有啥关系?
他避之不及好不好!
朱棣撇了他一眼,没理会他的小心思,接着说道:京营,不仅是为了拱卫京师,更是要保证是天下最精锐的军队!强干弱枝,才不会酿成唐末的藩镇之祸。那天幕的垂训你也听了,朕这点家底都被你那好孙子给糟蹋没了,朕绝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朱高炽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儿子一定会慎重给瞻基选妃,决不会让孙氏女入宫,从源头解决问题。
朱棣顿了一顿,摇头道:没有孙氏还有李氏王氏,不叫朱祁镇也可能会叫别的,你这个源头找的不对。朕决定,凡我大明皇帝,需每日视察京营,旦夕不可懈怠。此为定例,不可违背!
皇帝天天盯着京营,总不会对军事一窍不通,随随便便就葬送二十万大军吧?
朱高炽心里叹了一口气,他是真不爱骑马跑来跑去啊!可不得不答应。
正在这时天上出现异动,朱高炽看到了熟悉的景象,知道天幕来了,想起之前陪父皇观看的场景,他的心情又沉重了三分。 ↑返回顶部↑
一家人在地下团圆了,也不错。
墓碑上的铭文写了她的官职,很长,一看就是重臣的那种: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官兵、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
历史上唯一一个女子太子太保了哈哈。
可惜这些官职大多是南明册封的,那时的她已经垂垂老矣了。
若真是再她年富力强的时候重用她,或许会给大明多续命几年?
历史没有如果,毕竟明末痛失的文臣武将也不是一个两个,整个社会需要洗牌重来,天降一两个猛人的作用可能不大吧。
好了,番外就讲到这里啦,过几天会开明末下半段的视频,到时候见,别忘了一键三连哦。]
第44章 明末下1
◎到底是哪个王八羔子敢抢他标儿的皇位!◎
崇祯阴沉着脸,结束了今日的廷议,起身朝文化殿外走去。
今天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记得那天幕信誓旦旦的说几天后会接着出现,这一晃都一个多月过去了,连秦良玉都回石柱老家去了,怎么天上还是没动静呢?
该不会是仙子看他无药可救,所以不来了吧?
正在惴惴不安间,身边的内侍小声喊了句:陛下
崇祯一转头,就发现天上的云朵正在汇聚,他眉头一挑,起身回到了文华殿内。原本打算散了的内阁朝臣心中纳闷,不知道陛下又要干嘛。
朱由检坐回自己的位置,抬手示意大家坐下,道:正巧,朕与诸位卿家一起聆听天音垂训。
大臣脸色微变。
上次的天幕他们自然也是看到了,而且看的心惊胆战,透露出的只言片语让他们不敢深思,这次要是再说出些什么来,怕陛下不是要当场拿人下狱。
[小宝贝们大家好呀,我是你们宇宙无敌可爱的美少女up主画戟,我回来啦!不好意思鸽了几天,我真的是在老板的压榨之下加班加点的梳理崇祯朝的事情了呜呜。
遨游历史长河,畅谈古今因果,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视频吧。]
朱棣正带着自己的大胖儿子朱高炽在巡视京营,语重心长的嘱咐道:君王之重,在器与名。而用什么来保证器和名?那就是武力,就是军队!明白么?
朱高炽赶紧点点头,他又不是傻子,军队当然是握在自己手里才安心。可他现在才刚当上太子没多久啊,这军队跟他有啥关系?
他避之不及好不好!
朱棣撇了他一眼,没理会他的小心思,接着说道:京营,不仅是为了拱卫京师,更是要保证是天下最精锐的军队!强干弱枝,才不会酿成唐末的藩镇之祸。那天幕的垂训你也听了,朕这点家底都被你那好孙子给糟蹋没了,朕绝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
朱高炽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儿子一定会慎重给瞻基选妃,决不会让孙氏女入宫,从源头解决问题。
朱棣顿了一顿,摇头道:没有孙氏还有李氏王氏,不叫朱祁镇也可能会叫别的,你这个源头找的不对。朕决定,凡我大明皇帝,需每日视察京营,旦夕不可懈怠。此为定例,不可违背!
皇帝天天盯着京营,总不会对军事一窍不通,随随便便就葬送二十万大军吧?
朱高炽心里叹了一口气,他是真不爱骑马跑来跑去啊!可不得不答应。
正在这时天上出现异动,朱高炽看到了熟悉的景象,知道天幕来了,想起之前陪父皇观看的场景,他的心情又沉重了三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