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照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
  这也是日本侵华的开端。]
  朱元璋无意识的跌落了手里的盖碗茶杯,抖着手问:多多少?
  李善长此刻也像是在做梦一般,迷茫的回道:两亿两白银。
  两亿两!
  他朱元璋兢兢业业治理了十年,好不容易收复了汉地,现今也不过能能收几百万石粮食,折合成银子就更少了。
  这个赔款能抵得上他百年税收了。
  这得是什么败家子才能做出这种事啊?岂不是比石敬瑭那个儿皇帝还要遭人唾弃?
  等等这个清朝莫不就是辽东鞑子入主建立的王朝吧?
  这时,徐达的表情也十分沉重,他提高声量说了一句:陛下,日本赢了竟然可以要赔偿,还是如此多的赔偿!
  嗯?
  朱元璋顾不得心痛,马上明白了徐达的意思。
  动兵戈事总是要耗费巨额的钱粮,即便最后打赢了,靠着战利品的缴获也很难做到以战养战,因此他在争霸天下时就先要发展一块自己的根据地。
  但若是如日本这般,那岂不是还能靠着打仗来挣钱?
  陛下!下首的文官先争论了起来,我大明乃天朝上国,出兵是为了教训不服王化的蛮夷,岂能做此等敲诈勒索之举?
  徐达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骂了声老顽固。
  不过他一向谨慎,自然不肯得罪这些用笔杀人的文官,因此也不再说话。
  朱元璋也没训斥,只是默默地琢磨起来:按天幕的说法,以后除了北元,还有辽东、朝鲜、西南土司等许多地方需要纳入版图,实际治理。
  可这些地方辽东还好,其他都是些穷乡僻壤,实在不划算,那些保守的文官肯定不会同意的。
  若是能多些进项
  朱元璋嘿嘿一笑,挣钱的事情,怎么能说是敲诈勒索呢?他明明是要防患于未然,给后世子孙报仇的。
  朱棣的关注点则是在割地上,他一拳垂在书案上,指着天幕上的地区道:那琉球、台湾都是东南沿海之屏障,而辽东更是国门!
  尤其是他还通过天幕知道了,自己将来会迁都到北京,哪怕到了天幕上那个女娃的时代,都会以他的封地北平为北京,那辽东就显得更重要了。
  竟然就这么割让出去了!
  [抗日战争的惨烈不需我来复述,牺牲的三千五百万同胞,以及无数被劫掠毁坏的财宝文物,是每个中国人都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
  三千五百万
  李世民感觉自己有一瞬间的窒息。
  去年朝廷刚做了普查,目前全国在籍约三百万户,按一户五口人来算,也不过一千五百万人。
  就算是前隋大业年间,最鼎盛的时候天下也不过八百九十万户!死了三千五百万人那汉家,还能剩下多少百姓?
  李世民不敢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