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棣:嗯?这个制度不错。
  虽然他爹忌讳权臣,所以把丞相给挫骨扬灰,自己撸着胳膊亲自上了。但世上能让他一样的有几人?对勤劳程度要求的太高了。
  现在只要好好选择这个内阁里的几个大臣,让他们既处理政事又互相制衡就好了嘛!
  朕真是个小天才啊。
  [所以像明武宗正德皇帝,或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也都是常年不上朝的。但是人家没有耽误政务,不论如何奏疏基本全都回复了,廷议也时常举行。
  但万历就是纯摆烂。
  他在三十年的时间里积压了上千本奏疏留中不发,其中有许多都是很紧急的事情,需要有皇帝的批复然后去执行的,但万历就是不管。]
  秦始皇听到现在,觉得那个明史的评价跟中肯。
  他就算是有丞相辅政,一天还要看五十斤奏疏呢。这个万历皇帝对国家是完全放手,一点也不管呐。
  这要是不亡国,那真就是没有天理了。
  农民赶紧起义吧,朕都等不及了。
  [比如大学士方从哲上奏说:皇上,你既然立了太子,就得组织大臣给太子讲经筵啊,但是这都十年过去了,你能不能让你儿子出来接受一下教育?
  万历没反应。
  比如吏部都给事中上奏:皇上,现在各个部门都缺人,上的奏疏也不回复,那都是些火烧眉毛的事情,你能不能有点责任心,履行一下皇帝的职责啊?
  万历还是没反应。
  比如:礼部右侍郎上奏:皇上,你妈李太后去年六月才死诶,现在就给你儿子办婚礼是不是不太守孝道?能不能等到二月出了孝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