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尤其高邮那次,听说百万元军南行,谁心里都惶恐不安。却没想到元廷居然自断双臂,倒是让他们捡了大便宜。
  [而这场高邮保卫战,是元末起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相当于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至此,元廷再也没有能压制起义军的力量,历史也从反抗朝廷正式进入到群雄争霸。]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章 元末农民起义7
  ◎潜龙勿用◎
  [好了,现在我们终于要进入正题,讲一讲天选之子了!]
  来了!朱元璋神色淡定,但还是不自觉握紧了袖口。毕竟张士诚的为人他了解,对他构不成威胁,可陈友谅他了解的不多,不知有何能耐。
  [第一个阶段潜龙勿用。
  时间线还要回到七十多年前的崖山海战。
  崖山,是每个熟知历史的汉人心中的痛。虽然赵宋政权有千万种不好,但总归是汉人王朝,到了蒙古人手底下,南宋遗民就变成四等人了。
  所以即使南宋朝廷拉胯,民间的抗元意识也很坚决。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后,朝臣和赵宋宗室成立了流亡小朝廷,一路从临安退到了广东沿海,最终停在了崖山这个地方。]
  [当时,朝廷外部靠文天祥在领兵抗元,内部则主要靠丞相陆秀夫和枢密副使张世杰这一文一武在支撑,皇帝赵昺只是个5岁的小娃娃。但羸弱的流亡小朝廷又如何能抵挡元廷的滚滚铁骑?
  终是惨败。
  丞相陆秀夫背着五岁的小皇帝赵昺,带着玉玺,决绝的投海自尽,誓不辱国。
  张世杰本想护送太后出海,寻找其他赵宋宗室,但太后拒绝了,跟着一并殉国。十万跟随的军民眷属看着破碎的山河,终于意识到:汉家天下,亡了。
  于是,蹈海而殉。]
  天幕播放了视频。
  蔚蓝的天空像是水洗过一般澄澈,可海面上却尽是一些浮尸残骸,殷红的血晕染开来,像是开在黄泉尽头的曼陀罗花瓣。
  浮尸与断裂的木板交错在一起,让人意识到,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海战。
  一艘残破的大船停靠在岸边,似乎有些摇摇欲坠,靠向海那头的甲板上,一个满面风霜的男子正背着一个穿着龙袍的稚龄小儿站在那里。
  小皇帝被海风吹的有些睁不开眼,他努力忍着自己的哭腔问道:丞相,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陆秀夫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干涩,只微微一摇头:陛下,临安城破的时候,恭帝已经投降了。
  恭帝的投降,已经代表了他们大宋的灭亡,他们现在的这个朝廷,不过是不甘心的挣扎罢了。而且恭帝作为大宋的亡国之君,受封瀛国公住在大都,那么他们的投降,对元廷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
  何况大宋也不能再经历一次靖康耻了。
  听到身后的小娃娃吸了吸鼻子,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柔声道:官家,别怕。
  赵昺抓住身前挂着的玉玺:朕不怕!
  言罢,陆秀夫纵身一跃,归于大海。
  船上、岸边,还有众多流亡至此的臣属家眷,目睹了这一幕,纷纷跪在地上,泣声震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