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3)
张弘范乃北地汉人豪强家族出身,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俘虏文天祥,在崖山追击并覆灭南宋小朝廷,使得十万军民蹈海而亡。
而他得意洋洋的在海边石壁上刻字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壹零五七二九柒七一八
唉!]
【作者有话说】
恢复日更,有时候晚上写完太晚了会早上发哈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章 元末农民起义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就是这狗汉奸抓了文天祥爷爷?早晚不得好死!城墙下站岗的起义军校尉听了张弘范的事,嚷嚷着骂了两句,眼睛又扫到旁边那一堆降兵,又啐了一口:呸!一群狗怂货!
被绑着的元廷降兵里自是有一些北地汉人的,他们虽然不像张弘范一样封王受赏,但出身差不多,听到被人指着鼻子骂,脸涨的通红。
有的还愤愤不平,小声为自己辩解:咱们又不是宋人,打仗平叛有什么错,凭什么骂咱们。
校尉耳尖,又喝骂道:你不是宋人,却是汉人!
这降兵的出身跟脚不错,并不是之前那些被编了户籍的底层蒙古降兵,所以有点少爷脾气在身上,他满脸不服:打仗输了就输了,要杀要剐反正也逃不掉,但你指着鼻子骂我,那咱们就论论!
我家在幽州附近几百年了,从辽到金到大元,从来都不是宋人!而且我听我祖爷爷说过,是那大宋皇帝老儿胆小又无能,先不要我们幽云的,我们可从来跟大宋跟中原没有一点关系!
幽州就是大都,也是辽的南京,金的燕京。
算一算,自石敬瑭割地起,已经脱离中原王朝四百年了。
你个狗娘养的小头目急了,就要上去抽他两鞭,却被城墙上的胡大海喝止住了,两边都骂了一通才让他们都安静下来。
朱元璋听了这话,有些感慨,对李善长说:南北分离太久了,已然有很深的隔阂了,倒是让俺连一句数典忘祖都骂不出来。
李善长安慰他:魏晋南北朝时,南北也分离三四百年,后来经过隋唐三百多年的统合,不也好好的修复了。东翁乃是明主,在下相信担得起这份重任。
嘿嘿,你倒是看得起咱。
[张弘范的父亲本就是忽必烈身边的汉人高官,他自己又立有灭宋的大功,自然是自得意满,才刻下如此石碑,自比燕然勒石。
我知道很多宝贝们现在急得想骂人,但你们先别急,因为刻石碑后不过五十年,他们家就被灭族了。
前面说过,元朝26年换了9个皇帝,那自然不是请客吃饭一般温情脉脉,而是实打实的政治斗争。而且,蒙古勋贵的斗争自然不像文官党争一般,而是秉着不服就干的原则,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
元朝实行的是两都制,一个是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负责控制汉地;一个是元上都,在如今的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负责控制草原。内战的两支就是大都派和上都派。
而张弘范家从他父亲到他儿子,祖孙三代在元廷可谓是极尽荣宠,做到了汉人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三人皆受封异性王、国公,并实领汉军万户。到了第四代也是,兄弟五人皆为高官,其中张景武还袭了实领的万户。
内战时张景武在保定做官,和兄弟们住在一起,并且站队上都。当时大都输了一场仗,有许多溃兵四散而逃,为祸京畿附近地方。
都是些穷军户,打仗是为了战利品,自然不能做亏本生意。打上都兵平叛没胆子,但是有胆子借着平叛的名义去劫掠,而且是大大的有。
于是有几百个溃兵逃到保定,围了张景武兄弟的家。
张景武寻思,我家为世祖流过血立过功!我家四世三王三公!而且看形式上都派这不妥妥能赢,还怕你们这些小垃圾,于是带着家丁,把这群臭要饭的给打跑了。 ↑返回顶部↑
而他得意洋洋的在海边石壁上刻字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壹零五七二九柒七一八
唉!]
【作者有话说】
恢复日更,有时候晚上写完太晚了会早上发哈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章 元末农民起义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就是这狗汉奸抓了文天祥爷爷?早晚不得好死!城墙下站岗的起义军校尉听了张弘范的事,嚷嚷着骂了两句,眼睛又扫到旁边那一堆降兵,又啐了一口:呸!一群狗怂货!
被绑着的元廷降兵里自是有一些北地汉人的,他们虽然不像张弘范一样封王受赏,但出身差不多,听到被人指着鼻子骂,脸涨的通红。
有的还愤愤不平,小声为自己辩解:咱们又不是宋人,打仗平叛有什么错,凭什么骂咱们。
校尉耳尖,又喝骂道:你不是宋人,却是汉人!
这降兵的出身跟脚不错,并不是之前那些被编了户籍的底层蒙古降兵,所以有点少爷脾气在身上,他满脸不服:打仗输了就输了,要杀要剐反正也逃不掉,但你指着鼻子骂我,那咱们就论论!
我家在幽州附近几百年了,从辽到金到大元,从来都不是宋人!而且我听我祖爷爷说过,是那大宋皇帝老儿胆小又无能,先不要我们幽云的,我们可从来跟大宋跟中原没有一点关系!
幽州就是大都,也是辽的南京,金的燕京。
算一算,自石敬瑭割地起,已经脱离中原王朝四百年了。
你个狗娘养的小头目急了,就要上去抽他两鞭,却被城墙上的胡大海喝止住了,两边都骂了一通才让他们都安静下来。
朱元璋听了这话,有些感慨,对李善长说:南北分离太久了,已然有很深的隔阂了,倒是让俺连一句数典忘祖都骂不出来。
李善长安慰他:魏晋南北朝时,南北也分离三四百年,后来经过隋唐三百多年的统合,不也好好的修复了。东翁乃是明主,在下相信担得起这份重任。
嘿嘿,你倒是看得起咱。
[张弘范的父亲本就是忽必烈身边的汉人高官,他自己又立有灭宋的大功,自然是自得意满,才刻下如此石碑,自比燕然勒石。
我知道很多宝贝们现在急得想骂人,但你们先别急,因为刻石碑后不过五十年,他们家就被灭族了。
前面说过,元朝26年换了9个皇帝,那自然不是请客吃饭一般温情脉脉,而是实打实的政治斗争。而且,蒙古勋贵的斗争自然不像文官党争一般,而是秉着不服就干的原则,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
元朝实行的是两都制,一个是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负责控制汉地;一个是元上都,在如今的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负责控制草原。内战的两支就是大都派和上都派。
而张弘范家从他父亲到他儿子,祖孙三代在元廷可谓是极尽荣宠,做到了汉人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三人皆受封异性王、国公,并实领汉军万户。到了第四代也是,兄弟五人皆为高官,其中张景武还袭了实领的万户。
内战时张景武在保定做官,和兄弟们住在一起,并且站队上都。当时大都输了一场仗,有许多溃兵四散而逃,为祸京畿附近地方。
都是些穷军户,打仗是为了战利品,自然不能做亏本生意。打上都兵平叛没胆子,但是有胆子借着平叛的名义去劫掠,而且是大大的有。
于是有几百个溃兵逃到保定,围了张景武兄弟的家。
张景武寻思,我家为世祖流过血立过功!我家四世三王三公!而且看形式上都派这不妥妥能赢,还怕你们这些小垃圾,于是带着家丁,把这群臭要饭的给打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