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多好笑啊,这位受命危难之时,救国存亡之际的皇帝不仅帝位被废、死得不明不白,身故之后也只享有亲王礼葬,还得了一个‘戾’的谥号!”】
  。
  明代宗时空。
  朱祁钰的指甲死死抠住了扶手,他的嘴唇嗫嚅,却不知道要说什么话。
  “戾?戾!哈哈哈哈,真好笑啊。”他无声道,脸上露出的自嘲的笑意,倏尔这神色又变成了糅合了暴怒与冰冷的面无表情。
  “太上皇、皇太后、石亨、徐珵……好啊,好得很!”
  朱祁钰的手指一根根地松开,几个呼吸之后,胸中激荡的情绪仿佛已经尽数平息了,他吐出一口浊气,冷静地分析:“到底是根基不稳,朝中人心各异。
  为何朕病重之时,徐珵等逆贼会当机立断地选择太上皇呢?”
  朱祁钰福至心灵。
  “是太子!”
  灵光乍泄之后思绪便在瞬息之间晓畅了,朱祁钰几乎已经推测出之后的种种,定然是他谋算的易储事成,见济成为了太子,这才能解释为什么不是太子即位,而太子定然也是出了某些问题,才让那些人觉得他这一脉已经指望不上,只得匆匆另谋出路……
  “见济,早夭了?”
  。
  清高宗时空。
  随园。
  “宣宗以社稷人民付正统,正统不能守;付景泰,景泰能守之。”袁枚发出感慨,“吾又读《宋史》,故明之不亡,非谦贤,实景泰之贤也!
  惜乎天公不怜贤主!”
  。
  明成祖时空。
  朱棣才刚因觉得继任之君有所作为而稍稍展颜,就听闻了夺门之变,脸色阴晴转换只在顷刻之间。
  “这是个好孩子,不该承受如此待遇。”
  朱棣命人铺纸研磨,匆匆几笔便写下几封诏书——一是给予在位的朱祁钰,以曾祖之名命他承继宗祧,免去了他得位自太后、受制于人的隐患;二则写给朱祁钰以后的帝王,要求他们重拟谥号、迁入皇陵,给予他应得的待遇;三则……
  写到第三份之时,朱棣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放下了笔墨。
  “虽说朕意属此子,但他无后……”这个问题还是很致命的,朱棣决定观望一下,若是下代君王水平还可以,那完全可以过继给他嘛……
  第190章 世界(二十九)
  【“堡宗复位以后,不仅清算朝堂,还为王振平反,虽然好像也干了不少人事,比如在临死之前废除了妃嫔殉葬的制度,但就凭他天子叫门及冤杀于谦两件事就已经足够让人憎恨了。
  明宪宗即位之后,除了在朝政上有所作为,还为于谦平反了冤狱,又恢复了景泰帝的年号,按帝王规格修饰景泰帝的陵寝,大家都知道,大唐的家风是父慈子孝,大明的传统是叔侄相亲,在经历了被叔叔废除太子之位之后,明宪宗还能做出如上决策,其实也可以窥见一些端倪了。”
  云青青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说,而是将目光转到了一个此前鲜少提及的地方,“侵扰大明安宁的除了北方的瓦剌、鞑靼,还有一个大家闻名已久的地方,日本。
  早在十四世纪初,日本就进入了南北朝分裂的时期,地方势力割据、相互征伐,而在南北斗争中失利的一些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烧杀抢掠,在沿海地区形成了‘倭患’,这也是洪武皇帝下达‘片板不许下海’的禁海令的因由之一,后来永乐帝时日本的足利幕府与明朝建立的堪合贸易关系,在双方官方的打击下,倭患有所收敛,但1467年,日本爆发了应仁之乱,开启了长达一百五十余年的血腥战国时代,足利幕府衰弱,日本国内的乱战使得倭寇劫掠再次猖獗起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的倭患贯穿了整个明朝。”】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