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pt上展现了郑和数次下西洋的路线。
  “可惜的是在永乐帝过世之后,人死政息,明朝收回了探索世界的脚步,此后几百年,华夏也再没有主动迈向世界。
  而病逝途中的郑和也没能越过近在咫尺的好望角。”】
  。
  明成祖时空。
  “人亡政息?”朱棣的死亡视线射向了额头冷汗直冒的大胖儿子,看得后者冷汗连连,朱高炽一边擦冷汗一边嘟嘟囔囔。
  “父皇,您想以海师扬大明国威儿臣没意见,但您有算过这两次郑和出海给国库带来的压力么?”
  “混账!你身为一国储君、大明未来的天子,怎能只看到这眼前的钱粮?”
  朱高炽动了动嘴,没敢继续说下去,只能默默腹诽:又是打鞑靼又是打安南,还要花大笔银子去出海,您这又当皇帝又当将军的开心了,可苦了我每天到处扣扣搜搜,发愁国库空虚。
  一看朱高炽这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朱棣就气笑了,恨铁不成钢地骂道:“鼠目寸光!”
  “郑和出海一则是为了扬我国威,二则是为了探明海外是否有强敌,这都是为了大明能够安宁!再看后世种种血泪教训,你还敢松弛海事吗?”
  “不敢了不敢了!儿臣万万不敢!”朱高炽惶恐地行礼,心中却还在嘀咕:那不是之前不知道吗?现在知道了远洋有恶邻,谁还敢掉以轻心呢?
  。
  明宣宗时空。
  郑和坐在书房中,手边是厚厚一摞资料——都是他历次航海所记录的内容,有航海路线图、沿途诸国风俗等等,自从他从评论区知道自己的心血在后来被人所焚之后,他就将这些内容细细地上传了一份至天幕,在最开始他还担心此物泄露某些机密,后来发现除了他之外本时空谁都不能在书海之中搜索到这些东西之后才放下心来。
  “我竟是病死在途中的吗?”郑和的左手拇指不断摩挲着书册边缘,片刻的怅惘之后他露出一个坦然的笑容,“也好!也好!如此才算不负陛下所托!”
  陛下崩于榆木川,他郑和的战场是在海上,能够死在航行之中,也算是跟随陛下的脚步!
  。
  明太祖时空。
  “好哇!好哇!就知道是朱棣那个王八崽子!敢抢他侄儿的皇位!”朱元璋怒气勃发,气得在原地打转,“来人啊!来人!去给老子把朱棣那小王八蛋提过来!”
  马皇后强忍笑意地看着他无能狂怒的样子,暗道:“这句王八崽子也不知道骂了谁!”
  朱元璋回头一见马皇后似笑非笑的脸,心底一酸:说到底,还是标儿没能健康长寿才让这王八崽子捡了漏!还算他干的不错,也没丢了老朱的脸!但是该打的还是要打!
  传令的宫人出门之际,在自己殿内看着天幕的朱棣只感觉寒毛一竖,浑身一个激灵,突然福至心灵:“坏了!老爷子要打我了!这下我不得脱层皮?
  来人!
  快去东宫请大哥,就说十万火急!
  弟弟等着他救命!!”
  第187章 世界(二十六)
  【“在郑和率领着船队在深海上远洋之时,亚欧大陆的另一边,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仍在持续,虽然法兰西这次**得很,但到了十五世纪20年代左右,法兰西事实上已经岌岌可危,在1420年,法兰西甚至被迫签署了《特鲁瓦条约》,这个条约几乎昭示着法兰西将要亡国——因为该条约的内容包括让英王成为法兰西的摄政王,英王亨利五世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兰西的王位,而这份条约也并没有带来和平,次年,博热之战爆发,1422年,两位旧王同年去世,新王登基之后的两国就法兰西王位开始了新一轮的交锋。
  法兰西节节败退,英军一路高歌挺近了法兰西的南方要塞——奥尔良城,发生在这一座城市的奥尔良战役涌现出了法兰西的民族英雄——贞德,这个十九岁的少女亲率三千余人救援被困半年已久的奥尔良,并率领士气高涨的法军连下三座要塞,不仅解救了奥尔良,还一举扭转了法兰西的不利局势!自此以后,英法之间攻守易形了!”
  云青青用手机投屏出来一张油画的照片,上面是因为身披甲胄、腰悬宝剑、手持大旗的将军,她眼神坚毅,身躯挺拔,像是一杆标枪高高伫立在那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