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愈觉得这“文艺复兴”颇有一番熟悉的既视感。
  “借倡古文之名,扬治国治学理念,这不就是我如今在做之事?”
  韩愈想起六朝以来那些一味追求排偶、音律,讲究辞藻、典故,但实际上形式僵化、内容虚无的骈文就头痛不已。
  “骈文华而不实,不适于用,行文当质朴自然,文以载道!
  吾等原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
  唐高宗时空。
  李治细细叮嘱武后:“明日当召太医令觐见,令其面陈疫病防治之事。”
  武后应喏,简要讲了讲目前已成定例的异国他邦入大唐之时边关对于防疫的要求,又保证择日将会布告天下,令百姓知之。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你做事,我素来是放心的。
  只是瘟疫可怖,再如何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
  明成祖时空。
  “倒是没有想过,残元早已剿灭,而蒙古还有如此强大的势力残留在中亚、西亚等地区。”朱棣皱了皱眉,片刻后又尽数舒展,“罢了,总归暂时祸害不到大明,且令其在西边发展着吧。
  遣人照着汉宣、隋文经略西域一般,去其中运作一番,去打那些异族总比掉头来霍霍大明百姓的好。”
  第185章 世界(二十四)
  【“在奥斯曼土耳其发展壮大之际,东边的元朝逐渐摇摇欲坠。元朝的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边的贝加尔湖更是成为了元朝的内湖,可以说‘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虽然拥有了广袤的领土,但是元朝并没有于之相匹配的健全机制,王朝中期就已经出现了皇位继承混乱、政变频繁的状况,到后期更是政治腐败、权臣干政,再加上蒙古汉化的进度迟滞,为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元朝推行民族隔离和歧视的政策;统治者又实行苛政杂税,不仅是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就是底层的蒙古人也过得极为艰难。
  1351年,黄河泛滥,元惠宗令贾鲁治黄河,动用十五万民夫与两万士兵,欲令黄河复归旧道,贾鲁确实有治河之能,使黄河南流合淮入海。但其麾下官吏敲诈勒索、极尽压榨,民众甚怨之,白莲教趁机率教众起事,以红巾为标志,称‘红巾军’,红巾一出,天下影从。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军起义正式拉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敲响了‘壮哉乾元’的丧钟。”
  怀揣着小心思,云青青匆匆略过了这段时间的风云跌宕,直接将时间线拉到了明初。
  “洪武皇帝从各路义军之中脱颖而出,在击败了南方的其他竞争对手之后,于1367年开始北伐,并在次年攻破元大都,至此,中原丢失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得以收回!
  而元惠宗北遁上都,隔年又至应昌,仍旧使用‘大元’国号,盘踞一方,与明朝对峙了十几年。洪武皇帝为此发动了多次北伐北元的军事行动,一直到1388年明军于捕鱼儿海击溃北元残部,才算正式抹除了‘大元’这个国号;1042年北元内乱,但是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的旧部阿鲁台与瓦剌决裂,拥立窝阔台后裔鬼力赤为大汗,仍然活动在明朝边境,这就是后来所称的‘鞑靼’。”】
  。
  元顺帝时空。
  脱脱脸色狰狞,神色恐怖得仿佛要杀人,
  “大元的基业,竟亡于吾等之手吗?!!”脱脱目眦欲裂,转而又鼻头一酸,忍不住嚎啕出声。
  滁州。
  去岁冬天,彭早住自称鲁怀王,赵均用自称永义王,而郭子兴等仍是元帅,朱重八见郭子兴有在濠州安稳下来的势头,就带着自己的心腹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了濠州,一路南下招兵买马,先略定远,又克滁州,结果等他刚攻下滁州不久,郭子兴因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又来投奔他了。投奔不说,朱重八仍自居为郭大帅麾下之将,但在朱重八交出兵权之后,郭子兴在其子郭天叙的挑唆下对朱重八有了芥蒂,这就让他很难受了。
  故而这段时间朱重八很是怏怏不乐,于是今夜叫上了新投效的幕府书记李善长并徐达、汤和等几个兄弟来府上喝酒,佐着云青青的讲述下酒,一面对那些前朝旧事、外邦风云指指点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