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3 / 4)
“唯。”
。
唐高宗时空。
在经历了短暂的破防之后,李治很快收拾好了心情。
“先帝爱中华与夷狄如一,但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治的手指摩挲着玉佩,语速缓慢而低沉,“若以王道治天下,必抚夷狄而纳百川,但施恩不可过,过则亏,亏则有损社稷之基。
朕近日读后世宋朝之书,有‘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1]一句,朕深以为然。
华夏要绵延不绝,决不能囿于血脉、别以地缘,而当并思想、传礼仪,若夷狄向慕中原,能移风俗、读诗书、行礼义,则褒扬而进之,为君者自当爱之如一。”
“若夷狄进为中原,自当视同如华夏,但若其不思进取,甘愿与中原割席,亦当视为异族。”正在批阅奏章的武后淡声回复,“若异族敢犯,当击之,不改,则诛之。”
“然也。”帝后二人对视一眼,深感心意相通。
。
唐高祖时空。
李渊今日的心情属实是大起大落落落落。
坏消息,好像老二是用的非常规手段上位,他被退位了;
好消息,老二有贞观之治,威加海内,四夷咸服。
坏消息,大唐被别人篡位了,还是个女人;
好消息,兜兜转转江山又回了李家手中,子孙还开创了盛世。
坏消息,盛世被一把玩完,国都都没了;
好消息,但是没亡国,甚至收复河山、平定叛乱了。
坏消息,没亡国也差不多了,国家整体呈现要死不活的状态;
坏消息,安史之乱好像只是“国都一陷”、“天子一迁”,坏日子还在后头……
李渊沉默片刻,最后还是忍不住骂道:“他耶耶的,老二教的什么孩子?”
骂完突然想起来,老二耶耶不就是自己吗?
李渊轻轻呸了一口,假装没说上一句话,但是下定了决心:“老二教孩子看上去不靠谱,还是得他耶耶亲自来!”
保准再教一个唐太宗出来!
。
汉武帝时空。
“华夷之辨,自古而有之,朕欲开疆拓土,教化蛮夷为必经之路。”刘彻挥退了宫人,提笔在绢帛两边写下“华”与“夷”,又使用线条连通二者,在线条之上落下一些零散的注脚,诸如汉夷通婚、教授诗书、推行孝道、开辟晋身之道等等。
“若只是汉夷毗邻抑或是杂居,有小纷争而无大仇恨,尚能以恩德怀柔,若是如大汉与匈奴一般的血海深仇……”刘彻的眼底闪过一丝坚决的杀意,“且等以武力征服、一雪前耻后再谈融合一事吧!”
边地代代累积,绵延七十余年的血海深仇,岂是一朝大胜能一笔勾销的?
第177章 世界(十六) ↑返回顶部↑
。
唐高宗时空。
在经历了短暂的破防之后,李治很快收拾好了心情。
“先帝爱中华与夷狄如一,但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治的手指摩挲着玉佩,语速缓慢而低沉,“若以王道治天下,必抚夷狄而纳百川,但施恩不可过,过则亏,亏则有损社稷之基。
朕近日读后世宋朝之书,有‘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1]一句,朕深以为然。
华夏要绵延不绝,决不能囿于血脉、别以地缘,而当并思想、传礼仪,若夷狄向慕中原,能移风俗、读诗书、行礼义,则褒扬而进之,为君者自当爱之如一。”
“若夷狄进为中原,自当视同如华夏,但若其不思进取,甘愿与中原割席,亦当视为异族。”正在批阅奏章的武后淡声回复,“若异族敢犯,当击之,不改,则诛之。”
“然也。”帝后二人对视一眼,深感心意相通。
。
唐高祖时空。
李渊今日的心情属实是大起大落落落落。
坏消息,好像老二是用的非常规手段上位,他被退位了;
好消息,老二有贞观之治,威加海内,四夷咸服。
坏消息,大唐被别人篡位了,还是个女人;
好消息,兜兜转转江山又回了李家手中,子孙还开创了盛世。
坏消息,盛世被一把玩完,国都都没了;
好消息,但是没亡国,甚至收复河山、平定叛乱了。
坏消息,没亡国也差不多了,国家整体呈现要死不活的状态;
坏消息,安史之乱好像只是“国都一陷”、“天子一迁”,坏日子还在后头……
李渊沉默片刻,最后还是忍不住骂道:“他耶耶的,老二教的什么孩子?”
骂完突然想起来,老二耶耶不就是自己吗?
李渊轻轻呸了一口,假装没说上一句话,但是下定了决心:“老二教孩子看上去不靠谱,还是得他耶耶亲自来!”
保准再教一个唐太宗出来!
。
汉武帝时空。
“华夷之辨,自古而有之,朕欲开疆拓土,教化蛮夷为必经之路。”刘彻挥退了宫人,提笔在绢帛两边写下“华”与“夷”,又使用线条连通二者,在线条之上落下一些零散的注脚,诸如汉夷通婚、教授诗书、推行孝道、开辟晋身之道等等。
“若只是汉夷毗邻抑或是杂居,有小纷争而无大仇恨,尚能以恩德怀柔,若是如大汉与匈奴一般的血海深仇……”刘彻的眼底闪过一丝坚决的杀意,“且等以武力征服、一雪前耻后再谈融合一事吧!”
边地代代累积,绵延七十余年的血海深仇,岂是一朝大胜能一笔勾销的?
第177章 世界(十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