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旦不可置信地盯着天幕,有那么一瞬间,云青青的脸在他眼中都变得无比朦胧,他的眼中耳中都满是“御驾亲逃”这四个字。
  “三郎他、他怎会如此?”
  若是说沉湎酒色,只要不误朝政,也不算什么大问题,甚至被奸人蒙蔽,只要言路通达,最终铲奸除恶,也无伤大雅,甚至指挥失利,潼关失守,也尚存挽回之机,可堂堂天子不战而惧,抛下文武百官和满城百姓弃城而逃,这就大大突破了李旦所能想到的底线了!
  在这一刻,李旦开始怀疑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有问题?而他立三子为太子,又是否正确?
  可若是要他现在废太子,他又舍不得云青青所说的那开元盛世……
  “既然任用贤相能臣,便能开创盛世,那这盛世之君,为何不能是朕?”
  李旦对自己的水平有数,但是太子为副君,代行部分天子之职也是没问题的嘛!
  等到三郎的心性磨砺好了,再传位给他也不迟嘛!
  心思电转之间,李旦甚至想到了能不能让太平公主来当这个监督者……
  第175章 世界(十四)
  【“在这场动乱的第二赛季,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睢阳之战。
  那个时候唐朝仅剩江淮地区的税赋苦苦支撑,而睢阳是江淮门户,一旦失守,叛军就能挥师直达江淮,断绝唐军粮草来源,朝廷就再无平叛之力。
  安庆绪集结叛军十三万剑指睢阳,睢阳守城兵士不到七千,兵力极度悬殊之下,睢阳的军民却坚守了十个月,历经400余战,歼灭敌军十余万,直到城中粮绝,睢阳城破,城中仅剩下四百余人,张巡等三十六人被俘后遇害。”
  屏幕上出现了史书上关于睢阳之战的寥寥几笔,云青青深深叹息。
  “睢阳之战可以说是关乎唐王朝国运的一战,在这十个月里,朝廷得到了江淮地区的税赋接济,并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转变,在城破的前一个月,朝廷已收复长安,在睢阳陷落后的十天又收复了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
  从此攻守之势异也。”】
  。
  唐宪宗时空。
  韩愈心中既有怅然,又有豪情。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1]”
  。
  唐太宗时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