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3 / 3)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去岁,同为中书舍人的同僚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他与杜甫、岑参三人皆作诗应和,他当时便写下了这首七言,如今听闻后人念及,心中留存的只有落寞与怅惘。
“我此生还能得见开元盛世之气象吗?”
王维突觉心灰意冷,心中竟生了辞官之念。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在心生与有荣焉的豪气之时,脑中突然划过了一个念头——
“异域外邦,学的是什么文化和制度?又是带走了什么典章?”
诗词歌赋也就罢了,不过是小道,被人学去了也无伤大雅。可若是治国驭民之道呢?若是先进的富国强兵的技艺呢?
尤其是历代史书,后朝修前代史书之时往往都会总结前代得失,这其中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治国思路,可以说读懂一朝一代史书,就能明白国家的运行规律,能让人从中学到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这么要命的东西,怎么能让人轻易学走?
“史书乃一国一朝之精要,若非史官,其他人等非皇令皆不可观,即使是朕也是在一统六国后,才得以尽观六国史书。”
“这唐太宗也是一代英主,应当不至于愚蠢至此?”
。
【“高宗皇帝更进一步,将西面波斯以东的广袤土地划归安西都护府,在东边灭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使单于都护府治内蒙、安北都护府治外蒙,于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南面则置安南都护府治理越南。
而在高宗皇帝之后,一件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开天辟地的大事发生了!”
云青青的语调变得格外高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帝正式登基!
终于有一个女人挣破了千年以来男人设立的重重枷锁,登上了权力的最巅峰!不再是分享丈夫、儿子权力的皇后和太后,而是手握至高的天子!
而女皇在位期间,虽然后人诟病于她的任用酷吏、玩弄权术,但她完善科举,开殿试、武举之先河,又收复安西四镇,平定营州之乱,曾一度使后突厥归降,国内人口增长、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后世称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同时女皇还能慧眼识英才,她提拔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后来都在开元一朝担任了玄宗皇帝的宰相,这些贤相不仅辅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大唐推上了最鼎盛的高峰,还能对皇帝不好的言行加以规劝和制止。
李三郎心里怕奶奶怕得要死,但身体上还是很诚实的嘛,等到女皇甄选的人才库用完,他自己挑选出来的宰相,就是李林甫和杨国忠那样祸国殃民的货色了。”】
。
汉高祖时空。
“女皇?!!” ↑返回顶部↑
去岁,同为中书舍人的同僚贾至先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他与杜甫、岑参三人皆作诗应和,他当时便写下了这首七言,如今听闻后人念及,心中留存的只有落寞与怅惘。
“我此生还能得见开元盛世之气象吗?”
王维突觉心灰意冷,心中竟生了辞官之念。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在心生与有荣焉的豪气之时,脑中突然划过了一个念头——
“异域外邦,学的是什么文化和制度?又是带走了什么典章?”
诗词歌赋也就罢了,不过是小道,被人学去了也无伤大雅。可若是治国驭民之道呢?若是先进的富国强兵的技艺呢?
尤其是历代史书,后朝修前代史书之时往往都会总结前代得失,这其中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的治国思路,可以说读懂一朝一代史书,就能明白国家的运行规律,能让人从中学到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这么要命的东西,怎么能让人轻易学走?
“史书乃一国一朝之精要,若非史官,其他人等非皇令皆不可观,即使是朕也是在一统六国后,才得以尽观六国史书。”
“这唐太宗也是一代英主,应当不至于愚蠢至此?”
。
【“高宗皇帝更进一步,将西面波斯以东的广袤土地划归安西都护府,在东边灭高句丽设立安东都护府,使单于都护府治内蒙、安北都护府治外蒙,于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南面则置安南都护府治理越南。
而在高宗皇帝之后,一件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开天辟地的大事发生了!”
云青青的语调变得格外高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帝正式登基!
终于有一个女人挣破了千年以来男人设立的重重枷锁,登上了权力的最巅峰!不再是分享丈夫、儿子权力的皇后和太后,而是手握至高的天子!
而女皇在位期间,虽然后人诟病于她的任用酷吏、玩弄权术,但她完善科举,开殿试、武举之先河,又收复安西四镇,平定营州之乱,曾一度使后突厥归降,国内人口增长、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后世称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同时女皇还能慧眼识英才,她提拔的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后来都在开元一朝担任了玄宗皇帝的宰相,这些贤相不仅辅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大唐推上了最鼎盛的高峰,还能对皇帝不好的言行加以规劝和制止。
李三郎心里怕奶奶怕得要死,但身体上还是很诚实的嘛,等到女皇甄选的人才库用完,他自己挑选出来的宰相,就是李林甫和杨国忠那样祸国殃民的货色了。”】
。
汉高祖时空。
“女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