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
  “五省六部制、均田制、输籍法……”杨坚暗暗记下这几个关键字,打算回头召集群臣好好商讨一番。
  杨坚:抄自己的作业好爽哦。
  再一听云青青的声音逐渐变得低沉,又提到了“隋炀帝”,殿内这一家子均是精神一振,暗道:“今晚等待已久的戏肉终于来了!”
  。
  唐高宗时空。
  李治皱了皱眉,对云青青大加赞赏隋文帝的言辞有些不快。
  “阿耶曾言隋文帝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
  又因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随同在侧的武后笑道:“故而太宗陛下以此为鉴,令诸司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
  如此君臣同德,上下同心,宵衣旰食、呕心沥血,方得贞观之治啊!”
  。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咂了下嘴,颇有些自得道:“隋代北周,与曹魏篡汉、司马篡魏并无多少不同,皆得国不正尔!
  隋文帝有文治武功,开创盛世,奈何脑子有疾选了隋炀帝那个百年难得一遇的败家子。
  自古以来得国之正,除汉高祖便是我老朱了,大明又有标儿这般继任之君,父开国定天下、子治国安民心,父子接续,必能开创贞观一般的盛世。”
  。
  【“隋炀帝啊,也算是另一种形式地彪炳史册了。
  他是隋文帝的次子,凭借长年累月的伪装,以节俭谦卑的形象加上一系列阴谋手段从兄长杨勇手中夺得太子之位,即位后又逼死杨勇,幽禁两位弟弟,而后还不甘心,又诛杀杨勇诸子。
  上一个我的印象里这么杀兄弟侄儿的,好像还是胡亥。
  如果说上述手段还可以粉饰为他为了巩固皇位的话,那他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诛杀高颎、宇文弼、贺若弼等忠臣,就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
  当然,诛亲杀臣这些都是小意思,他是个奇观爱好者,营东都、开运河、建宫室、修长城、造大船、下江都……
  最让人称道的自然是广大帝三征高句丽的壮举了。”
  随后云青青便粗粗讲了一下三征高句丽的骚操作,什么“命众将分三道,凡有所动必互通信息”、“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辽东城将陷,城中人即请降,等驰奏批复,则已丧失战机,城中又固守拒战,如此再三”等等,真是光念百科文案就让人血压升高呢。】
  。
  秦二世时空。
  扶苏及一干险些被杀的兄弟姐妹:谢邀,已经开始生气了,甚至想把胡亥再杀一遍,可惜他已经被挫骨扬灰,灰都找不到了。
  。
  明武宗时空。
  第一次听说高颎等人死因的朱厚照瞪大了眼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