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3)
目前我国可考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约比甲骨文早了将近两千年。”
随着云青青的讲述,ppt上的图片和动图也在不断切换,“而与其息息相关的则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相较于两河流域而言,古埃及三面为沙漠,一面靠海,更加封闭也更加安全。
公元前3150年左右,美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而这个古老的国度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了三千年之久,直到罗马将其灭亡,而其文明则断绝于阿拉伯人手中——那一年,在中国正是大唐的贞观十三年。”】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的眼角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
“朕以为中国之外,皆为蛮夷,却不想……”即使是被原五国——楚国除外——看不起的老秦人,在面对西戎时也是以文明人自居的,在时人眼中,四方蛮夷皆是野蛮无知、不通教化,靠近中原者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更遥远的地方?
就算是天幕透露了异域也有国度存在,但毕竟耳听为虚,即使是始皇帝心中也仍是存在着四夷皆贱的念头。
——直到听到云青青这番话透露出的信息,直到看到那些即使是残迹也能看出文明存在的图片与影像。
“比商更早两千年……”两千年啊,这个时光太漫长了,往后两千年是云青青所在的后世,往前两千年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一人之生死、一朝之更迭,在两千年的时光面前竟如此渺小。
而听到后面那存在了三千年的王朝,始皇帝心中更是百味杂陈。
他欲求大秦万世而不得,可在世界的另一端,有王朝绵延了三千年之久。
。
唐太宗时空。
若说始皇帝心中更多的是苦涩,那李世民心中则是万分的震惊了。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有一瞬间的坐立难安,“灭亡三千年之国者,该是何等精兵强将?”
转而他看着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动图,脑中不可遏制地想到了一个可能——
“若其国内无大动乱,按如此态势扩张,有朝一日与大唐定有一战!”
届时,大唐可有能力面对这远方而来的敌人?若是不幸在那场国运转折的动乱之后,大唐可还有余力?
李世民的眼神陡然锐利了起来。
。
唐高宗时空。
李治和武后对视一眼。
“该派些人西行出使,好生打听一番。”
武后点点头,低声道:“我朝对于这些国家知之甚少,若真有强邻在侧,只怕兵戈难免。”
“至少,我们的消息不能只来源于那些行商。”李治按了按额角,“不论是否有兵戈起,也不论是否为你我所在之时,当为后人留下警示才是。”
“陛下所言甚是。”
。
【“而在南亚,印度河流域则孕育了一个独特的文明——古印度文明。嗯,这个文明比较特别,特别的点在于其可考的文本资料几乎没有流传下来,它是因为1922年在哈拉巴地区发掘出了遗迹才进入世人眼中。 ↑返回顶部↑
随着云青青的讲述,ppt上的图片和动图也在不断切换,“而与其息息相关的则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相较于两河流域而言,古埃及三面为沙漠,一面靠海,更加封闭也更加安全。
公元前3150年左右,美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而这个古老的国度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了三千年之久,直到罗马将其灭亡,而其文明则断绝于阿拉伯人手中——那一年,在中国正是大唐的贞观十三年。”】
。
秦始皇时空。
始皇帝的眼角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
“朕以为中国之外,皆为蛮夷,却不想……”即使是被原五国——楚国除外——看不起的老秦人,在面对西戎时也是以文明人自居的,在时人眼中,四方蛮夷皆是野蛮无知、不通教化,靠近中原者尚且如此,更遑论那些更遥远的地方?
就算是天幕透露了异域也有国度存在,但毕竟耳听为虚,即使是始皇帝心中也仍是存在着四夷皆贱的念头。
——直到听到云青青这番话透露出的信息,直到看到那些即使是残迹也能看出文明存在的图片与影像。
“比商更早两千年……”两千年啊,这个时光太漫长了,往后两千年是云青青所在的后世,往前两千年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一人之生死、一朝之更迭,在两千年的时光面前竟如此渺小。
而听到后面那存在了三千年的王朝,始皇帝心中更是百味杂陈。
他欲求大秦万世而不得,可在世界的另一端,有王朝绵延了三千年之久。
。
唐太宗时空。
若说始皇帝心中更多的是苦涩,那李世民心中则是万分的震惊了。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有一瞬间的坐立难安,“灭亡三千年之国者,该是何等精兵强将?”
转而他看着阿拉伯帝国扩张的动图,脑中不可遏制地想到了一个可能——
“若其国内无大动乱,按如此态势扩张,有朝一日与大唐定有一战!”
届时,大唐可有能力面对这远方而来的敌人?若是不幸在那场国运转折的动乱之后,大唐可还有余力?
李世民的眼神陡然锐利了起来。
。
唐高宗时空。
李治和武后对视一眼。
“该派些人西行出使,好生打听一番。”
武后点点头,低声道:“我朝对于这些国家知之甚少,若真有强邻在侧,只怕兵戈难免。”
“至少,我们的消息不能只来源于那些行商。”李治按了按额角,“不论是否有兵戈起,也不论是否为你我所在之时,当为后人留下警示才是。”
“陛下所言甚是。”
。
【“而在南亚,印度河流域则孕育了一个独特的文明——古印度文明。嗯,这个文明比较特别,特别的点在于其可考的文本资料几乎没有流传下来,它是因为1922年在哈拉巴地区发掘出了遗迹才进入世人眼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