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玄宗时空。
  李隆基心神俱震,自脚底板冒起的凉气几乎是在须臾之间窜到了天灵盖上,带起了脑中嗡嗡的杂音。
  他狼狈地抬手摁住额角,大脑迟钝地开始运转。
  “忆昔开元全盛日……为何要忆昔开元?”自然是大唐的国力在开元一朝达到了顶峰,李隆基甚至来不及为这一肯定而欢欣鼓舞,云青青下一句话背后的深意便让他眼前一黑。
  “难道,大唐竟是在朕手中盛极而衰不成?……不不不,也有可能是下一代君王……”李隆基几乎是有些惶然地连连摇头,“饶是前隋炀帝那样无德无能的天子,也花了十余年才败光了文帝留下的江山社稷……
  是了,定是朕为子孙留下的盛世被那不孝子败亡了!”
  “太子呢?把太子给朕叫过来!”
  。
  唐高祖时空。
  李渊原本还在为云青青的溢美之词而沾沾自喜,谁料转眼之间情势急转直下,接连几个大雷将他劈得两眼发直。
  “什么叫国都六陷?”长安六次陷于敌手吗?
  “什么又叫天子九迁?”堂堂天子竟然九次仓皇逃亡吗?
  李渊嘴唇哆嗦着想,这个“六”和“九”是虚数还是实数来着?
  “朕以为,大唐即使最终亡国,最糟也是不过下一个大汉而已。”
  在天幕的影响下,李渊早早做好了大唐国祚不过几百年的心理准备,可在他心里大唐最差也不过沦落到汉末那种境况——朝廷权力失衡、中枢四下流离、天子权威尽丧,奸臣篡逆最终取而代之,反正只要篡位的不是司马家那种货色,李渊也捏着鼻子认了。
  他自以为再差也不过于此了,谁料“国都六陷、天子九迁”这一套连环巴掌狠狠地抽得李渊两眼发直,嘴里讷讷不知如何言语。
  。
  唐太宗时空。
  立政殿内寂然无声,这世间最尊贵的一家人聚在一处享受天伦之乐,可此时即使是李丽质也说不出任何嘻笑之言了。
  “二郎……”长孙皇后担忧地看向牙关紧咬、面容紧绷的李世民,后者这才回过神来,想要朝妻子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却发现嘴角的肌肉怎么都牵扯不动。
  “我无事。”李世民咬牙道,他的面上一片平静,心底却在抓狂地大喊——
  这群天杀的后世子孙究竟在干什么?!!难道我的后代里面也出了如徽钦二帝那般好似敌国细作一般的人物吗?
  李世民忍了又忍,保持着风度与威仪将子女送走,又将宫人遣下去,待到内殿只剩下夫妻二人,李世民终于按耐不住情绪抱住妻子哭出声来。
  “观音婢,我恨啊!”
  在感受到长孙皇后温柔回抱的动作之后,李世民哭得更大声了。
  “朕恨后世子孙不肖,辜负历代先祖心血,葬送了祖宗留下的基业!
  但朕更恨其身为君父,一不能拒敌于外,二不能护住子民!
  两百年的乱世啊!中原一乱,周边夷狄岂能不生异心?魏晋以降种种惨像犹在眼前,他们怎敢不时时以此为鉴呢?”
  长孙皇后没有说话,只是轻拍着李世民的后背静静陪着他,等到李世民一时的情绪过去,擦干眼泪重新坐正了身子,对弄脏了长孙皇后的衣裳表示歉意之时,长孙皇后才温言问他:“二郎是否有些想法了?”
  “渔阳鼙鼓……渔阳乃是蓟州治所,河北之地素来不稳,当初我命魏徵安抚河北,想来在那时空的史册上我也做出了一样的选择,只怕是收效甚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