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万一宫中诞下小皇子,幼子聪慧过长子……
  可晋昭却摇头道:“即便宫中再诞一位皇子,太子之位也没有人能撼动。”
  “陛下不会立幼子为帝。”
  徐文颠皱眉,问道:“你怎的如此笃定?”
  “古往今来多少帝君,也未见得都是聪敏之辈,为君者,天下贤才尽为其用,不在乎聪慧与否,知人善任便可。”晋昭垂眸道,“可若是废长立幼,且无论世人如何看待皇家,单看前朝的三代少帝,就能知道其中弊端。”
  “霖都已经闹了两回宫变了,陛下不会让宫墙之内再起祸端。”
  可徐文颠似乎仍有不认可:“你……可微生玉还说沈贵妃腹中是我大延福星……陛下信玄学……”
  微生玉在宫里的分量,那是众人皆知的。
  可晋昭只是摇摇头,道:“多大的‘道’,也大不过太和殿上的龙椅。没有什么比那尊玉玺重要。所谓玄师,也不过是臣子,再灵的咒言,也不过是裱了金的奏折。储君乃天下之重,陛下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去
  染指那方玉玺,即便是神仙。”
  或者换句话说,周桓是宁愿见着来者平庸,万里江山动荡不安,也不想幼帝羸弱,皇权被人分去。
  天下再乱,只要宫墙修得好,皇权牢牢抓在手里,就没有人能够威胁周氏。
  徐文颠叹息:“你话是这么说,可谁也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谁能确定陛下一定这么想呢?”
  “要殿下知人善任,可如今先生都被贬去锦州,高妃娘娘再过半月也要去观里了。霖都之中群狼环伺,殿下身边……只怕无人可用啊。”
  “高妃娘娘只怕回不来了。”晋昭指尖轻敲桌面,“而高大人……只要老老实实待在锦州。待京中风波过去,太子继位,高家便还有出头之日。”
  后宫议政,这是犯了周桓的大忌,高岳被贬去锦州,远离京师,也算是急走脱险,可高妃……
  晋昭望向指下纹路,太子一向怜惜高若淙,可这也正是她的死穴。
  太子越爱她,她死的越快。
  “我们这一离京,只怕胡、赵要愈发猖狂。”徐文颠无奈道,“我大延头顶阴云密布,望不见晴空啊……”
  晋昭道:“大延弊病,根深蒂固,并非只抹去一个胡氏、赵氏,就能解决问题的。想要改变当下之现状,怕是只能动大刀。”
  “你是说……改革?”徐文颠眼前一亮,可转而又黯淡下来,“可当今陛下在上,谁能支持改革?”
  在霖都这么些年,他也有些摸清周桓的脾性了。
  当今陛下,喜静不喜动,那些看上去风险小、收益高的政策,例如:青州茶改、浣纱江建堤、南北运河,陛下一般会应允。
  可若是大刀阔斧的要去改革……
  徐文颠这时才算明白了晋昭的建议。
  如今朝局混乱,君上只想留下万世美名,不想改变当下现状。
  像他这种人,留在霖都也是磋磨,不若适时退去,远离漩涡,待时机降至,再露锋芒。
  “也罢。”徐文颠摇头道,“我过些日子辞官便是。”
  “只是这卷字……”徐文颠拿起竹筒,显然颇为为难,“我拿在手中,只怕迟早成了祸患。”
  晋昭看着竹筒,挑了挑眉:“我倒是知道一个好去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