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3 / 4)
周桓只叹口气:“行了……都出去吧,别在这扰了朕的清静。”
周蒙垂首,与殿外萃音一同告退。
周桓瞧着门外身影消于黑夜,脸上的笑意也一并消失殆尽。
他起身,捡起地上的奏折。
“哟,陛下。”叶康连忙上前,欲替周桓收拾,“这些奴婢来做便好。”
周桓却挥手隔开他:“明日一早,让钟庭月来见朕。”
奏折摊开,为首八字静呈其上。
“太子乱党,误国误民”
周桓眉目愈沉。
“让那晋昭也一并来。”
第51章 乱党(2)恻隐之心
翌日,清晨,太阳未升起,天边尚还黯淡无光。
紫阳宫内,便已经有两名臣子立在了内殿之外。
殿门紧闭,内监步子轻缓地将软垫铺在殿门外。
晋昭与钟庭月跪坐其上。
侧殿乐工琴音低沉,时而一响,虽隔着宫墙,入耳亦清晰可闻。
殿门后,周桓的声音传来:“听说叶献衣在堂上,与你们吵起来了?”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钟庭月低垂着头,道,“叶大人君子之心,臣等不如。”
殿门后,周桓轻笑声伴琴音传出:“晋昭呢?你也这么想?”
晋昭低头:“臣不敢。”
周桓问道:“这有什么不敢?是不敢这么想,还是不敢驳斥上官的意思?”
“钟大人所言不虚,叶大人是仁者。”晋昭仍旧低头,不卑不亢道,“只是,臣不敢在陛下面前,称叶大人为‘仁’。”
“哦?”周桓似乎有些漫不经心,随口问道,“怎么说?”
晋昭继续道:“臣子行事自然万事以法度、以社稷为先。叶大人这一丝一毫的恻隐之心,何知不会成为来日的大患?”
说到这里,晋昭抬起头,隔空望向殿门后的周桓:“适时乱了社稷,独他一人做君子、做仁臣,岂不是,伪君子、真小人?”
“晋昭。”钟庭月故作警告,“陛下面前,怎可……”
“好!”谁料,殿门后,周桓却拍手称道,“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那些闲言碎语,敢于直言。”
“钟庭月,你怎么看?”
钟庭月连忙低头回答道:“回陛下,微臣觉着,平之所言,虽有些无礼……但也说的不错,不能为着一点恻隐之心,乱了法度。”
“只是,小唐大人毕竟是有名的功臣,他在青州为臣,于西北社稷也有利。” ↑返回顶部↑
周蒙垂首,与殿外萃音一同告退。
周桓瞧着门外身影消于黑夜,脸上的笑意也一并消失殆尽。
他起身,捡起地上的奏折。
“哟,陛下。”叶康连忙上前,欲替周桓收拾,“这些奴婢来做便好。”
周桓却挥手隔开他:“明日一早,让钟庭月来见朕。”
奏折摊开,为首八字静呈其上。
“太子乱党,误国误民”
周桓眉目愈沉。
“让那晋昭也一并来。”
第51章 乱党(2)恻隐之心
翌日,清晨,太阳未升起,天边尚还黯淡无光。
紫阳宫内,便已经有两名臣子立在了内殿之外。
殿门紧闭,内监步子轻缓地将软垫铺在殿门外。
晋昭与钟庭月跪坐其上。
侧殿乐工琴音低沉,时而一响,虽隔着宫墙,入耳亦清晰可闻。
殿门后,周桓的声音传来:“听说叶献衣在堂上,与你们吵起来了?”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钟庭月低垂着头,道,“叶大人君子之心,臣等不如。”
殿门后,周桓轻笑声伴琴音传出:“晋昭呢?你也这么想?”
晋昭低头:“臣不敢。”
周桓问道:“这有什么不敢?是不敢这么想,还是不敢驳斥上官的意思?”
“钟大人所言不虚,叶大人是仁者。”晋昭仍旧低头,不卑不亢道,“只是,臣不敢在陛下面前,称叶大人为‘仁’。”
“哦?”周桓似乎有些漫不经心,随口问道,“怎么说?”
晋昭继续道:“臣子行事自然万事以法度、以社稷为先。叶大人这一丝一毫的恻隐之心,何知不会成为来日的大患?”
说到这里,晋昭抬起头,隔空望向殿门后的周桓:“适时乱了社稷,独他一人做君子、做仁臣,岂不是,伪君子、真小人?”
“晋昭。”钟庭月故作警告,“陛下面前,怎可……”
“好!”谁料,殿门后,周桓却拍手称道,“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那些闲言碎语,敢于直言。”
“钟庭月,你怎么看?”
钟庭月连忙低头回答道:“回陛下,微臣觉着,平之所言,虽有些无礼……但也说的不错,不能为着一点恻隐之心,乱了法度。”
“只是,小唐大人毕竟是有名的功臣,他在青州为臣,于西北社稷也有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