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夏孰站在日头底下,听着堂内折子摔地如炮仗乍响,心下默默叹息。
  只愿此案过后,镇霖城能太平些。
  御史台少些案子,他们也能轻松些,不用日日在衙门里待到入夜。
  当然,没有案子最好。
  夏孰的想法正与刑部尚书叶献衣不谋而合。
  叶献衣此刻正恨不得马上叫御史台灰飞烟灭。
  堂内,官吏手忙脚乱地从地面捡起折子,转而又步履匆忙地退到一边。
  太子正坐,钟庭月坐在他身侧,其余一众官员皆落座于两侧案后。
  官员中,只有一红袍人立在案旁。
  叶献衣显然愈怒未消,死死瞪着晋昭,喝道:“陛下下令,三司会审!你们这是什么意思!当我和司大人都不存在吗!”
  晋昭未直面叶献衣的怒火,只垂眸望向面前的红木桌案。
  一旁,安心看戏的大理寺卿司问心忽然被喊到,坐直了身子,左右看一眼,正欲开口说几句场面话打圆场。
  钟庭月出声,打断了他的话。
  “晋大人只是提意,至于唐毅、李介等人最终如何处置,还是要我等共同商议,最后给陛下过目的。”钟庭月看向叶献衣,“多些不同的意见也是好事,叶大人何必动怒?”
  可叶献衣根本不管钟庭月说了什么,仍旧瞪着晋昭,咬牙切齿道:“你小小年纪,初入官场,怎的就如此残忍嗜杀?你知不知道那小唐大人……”
  “小唐刺史的美名,下官自然听过。”晋昭站起身,抬眸与叶献衣平视,她神色漠然道,“可那又如何呢?天下人少他一个唐轩,又有何损失?”
  “你好大的胆子!”叶献衣气极,冲到晋昭跟前,“你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有何颜面去置喙西北功臣?”
  西北一道素来土地贫瘠、麦子难种,时常闹饥荒。
  五年前,朝廷推了新政,将青州土地半数划为茶田,以富国民。
  当年青州茶改一策推行艰难,青州百姓种了一辈子的小麦,说什么也不愿意改种填不饱肚子的茶树,还是唐轩不辞辛劳,亲自下地,一家家、一户户地游说,最终才让国策推行了下去。
  这些年,青州茶田渐成规模,税收上涨,百姓也越发富起来。
  朝中人人都赞唐轩的功绩,就连周桓都亲手给他提了“事必躬亲”的匾额送去了青州。
  叶献衣本以为,搬出唐轩的功劳,便能堵住晋昭的嘴。
  可谁料,面前人是个胆大包天的主。
  晋昭冷笑一声,看了眼堂中始终沉默的唐毅。
  “功臣?”晋昭直视叶献衣,道,“我大延建朝两百三十七年,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功臣?”
  “只怕百联名册都录不完。”
  叶献衣面色铁青。
  “那又有多少个像唐大人这样的贪官呢?”晋昭走到唐毅身前,垂眸,嘴角轻扯道,“屈指可数。”
  唐毅侧过目光,不敢与晋昭对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