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3 / 4)
京中人不少人不怀好意,晋昭回去后,只怕想站稳脚跟都困难,多带个孩子,多一分危险。
思及至此,傅泉又想到了晋昭同他说的回京法子,他又是一声叹气。
真是把脑袋栓腰上,嫌命长。
“我记得你很喜欢骑马。”晋昭看着小顺,温声道,“我同裴大人商量好了,待我离开后,你便去他府上,好好习武,年纪一到,便可从军。”
“嗯。”小顺低头,闷闷道,“晋大人,您去了霖都,还会回来吗?”
晋昭默了一瞬,轻声道:“若是运气好,便不会回来了。”
“那我们还会再见吗?”小顺盯着晋昭,有些急切地开口。
“若是有缘,自会再见。”晋昭笑了笑,揉了揉小顺的头,站起身,看向田边几个身着五彩道袍的人。
她等的人到了。
……
锦州之地,素来有祭祀龙王的习俗。
往年都是在三月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不生干旱。
称之为“悦龙王”,多以瓜果、猪鸡为祭品。
只是两年前海啸过后,这祭祀又多了一遭。
每年五月,沿海再祭龙王,祈求瀚海平息、莫起风澜。
为的是出海渔民平安归来,海内秧苗不被台风、海啸所摧残。
第二遭海祭,称之为“平海怒”,多以金银珠宝、及笄女子为祭。
晋昭静静打量着远处身着道袍的人,沉默不语。
还有五天,便是祭祀之日了。
远处的两名道士显然也注意到了晋昭。
只是晋昭未着官服,二人听一旁村民介绍后,才转过头来,遥遥冲晋昭一拜。
受镇霖那位重佛信道的陛下影响,民间道士、僧侣地位尊崇,便是底层官员,也对他们多有礼遇。
当今天下不太平,灾害频生,谁都不想背上“不敬上天,祸及民生”的帽子。
晋昭看着两名道士走进村中,未置一词。
她身后,傅泉忽然开口说道:“活人祭祀,真不知是要平海怒,还是要遭天谴。”
晋昭摇头,回过身,移开话题:“我那道折子,送去衙门了吗?”
“嗯。”傅泉点头,颇为无奈道:“以后这种遭人白眼的事,能不能别让我去了?”
自打玉山事后,晋昭弹劾的折子一日一封,雷打不动地往衙门送去,无一例外地都被唐毅扣下。
可晋昭也不气馁,时不时就跑到衙门去找唐毅理论,一辩就是一下午。
如今衙门里的人都怕了她,见着晋昭就说唐毅病了。 ↑返回顶部↑
思及至此,傅泉又想到了晋昭同他说的回京法子,他又是一声叹气。
真是把脑袋栓腰上,嫌命长。
“我记得你很喜欢骑马。”晋昭看着小顺,温声道,“我同裴大人商量好了,待我离开后,你便去他府上,好好习武,年纪一到,便可从军。”
“嗯。”小顺低头,闷闷道,“晋大人,您去了霖都,还会回来吗?”
晋昭默了一瞬,轻声道:“若是运气好,便不会回来了。”
“那我们还会再见吗?”小顺盯着晋昭,有些急切地开口。
“若是有缘,自会再见。”晋昭笑了笑,揉了揉小顺的头,站起身,看向田边几个身着五彩道袍的人。
她等的人到了。
……
锦州之地,素来有祭祀龙王的习俗。
往年都是在三月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不生干旱。
称之为“悦龙王”,多以瓜果、猪鸡为祭品。
只是两年前海啸过后,这祭祀又多了一遭。
每年五月,沿海再祭龙王,祈求瀚海平息、莫起风澜。
为的是出海渔民平安归来,海内秧苗不被台风、海啸所摧残。
第二遭海祭,称之为“平海怒”,多以金银珠宝、及笄女子为祭。
晋昭静静打量着远处身着道袍的人,沉默不语。
还有五天,便是祭祀之日了。
远处的两名道士显然也注意到了晋昭。
只是晋昭未着官服,二人听一旁村民介绍后,才转过头来,遥遥冲晋昭一拜。
受镇霖那位重佛信道的陛下影响,民间道士、僧侣地位尊崇,便是底层官员,也对他们多有礼遇。
当今天下不太平,灾害频生,谁都不想背上“不敬上天,祸及民生”的帽子。
晋昭看着两名道士走进村中,未置一词。
她身后,傅泉忽然开口说道:“活人祭祀,真不知是要平海怒,还是要遭天谴。”
晋昭摇头,回过身,移开话题:“我那道折子,送去衙门了吗?”
“嗯。”傅泉点头,颇为无奈道:“以后这种遭人白眼的事,能不能别让我去了?”
自打玉山事后,晋昭弹劾的折子一日一封,雷打不动地往衙门送去,无一例外地都被唐毅扣下。
可晋昭也不气馁,时不时就跑到衙门去找唐毅理论,一辩就是一下午。
如今衙门里的人都怕了她,见着晋昭就说唐毅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