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3 / 4)
清晨的街道,行人罕至,两侧空旷,只有道路中央立着一名少年。
少年一身青衣,摘下斗笠,眉目清秀,似松间融雪。
“在下晋昭,有冤要面呈高大人。”
车内,高岳终于睁开了眼。
小厮大惊失色:“你从何得知……”
童伯拦下小厮:“刺史车架三日后到,若有冤情,可择日前往州府衙门陈明。”
车外少年没有离开,取下背上包裹:“只怕没有那么多时间。”
“在下已经将齐州冤情寄往其余十四州州府衙门,以及镇霖中书、门下了。”
“飞鸽传书,五日之内,齐州之事,举国皆知。”
小厮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童伯也皱起眉头,心道:此人怎的如此不懂规矩,竟敢威胁大人。
车内高岳却开口:“不妨说说。”
明珩将手中木匣递给童伯。
“在下是齐州景阳县县令晋文平子侄,一年前举家遭遇匪患,只留我孤身一人,欲到景阳县投奔二叔。”
木匣被递入车内,高岳卷开布帘,放进光来。
“三日前我方至景阳县外,却听闻二叔下狱自裁、叔母为夫奔波却病死狱中,堂妹为替父沉冤欲至州府请愿。”
木匣被打开,高岳垂眸瞧着里边的请愿书和行述。
“然,赴州府一途遭遇杀手不断,我赶到她身边时,她已被刺客重伤,奄奄一息。”
请愿书展开,其上簪花小楷颇具昔年明侯夫人真传,笔下文字声声泣血、字字诛心。
“堂妹临终将一切托付我,让我为景阳的县令与百姓,向此案幕后之人讨个公道。”
请愿书下,百十个红手印陈列纸上,其上姓名、字体各异,皆是景阳老百姓的笔迹。
“景阳县令晋文平,为官十七载,素来清廉公正,贪腐一案无根无据,州府却遣人将他下狱,晋县令心智坚定,不出半年却自裁狱中,其中定是遭奸人迫害。”
行述纸页泛黄,被一缕风吹拂着翻过,字体清隽,流水帐般的记载,十有九句都在记录景阳民生。
“景阳百姓皆可为此案做人证,物证都在景阳县郊外,晋岚之墓中。”
高岳松了松眉头,放下行述开口道:“此案背后是谁,可有眉目?”
明珩低头拱手:“草民不知。”
高岳长叹口气:“也罢,此事本官知道了,定会给你个交代。”
“多谢大人。”
明珩让开路,童伯一抖缰绳,马车离去。
路过明珩时,高岳向外看一眼。 ↑返回顶部↑
少年一身青衣,摘下斗笠,眉目清秀,似松间融雪。
“在下晋昭,有冤要面呈高大人。”
车内,高岳终于睁开了眼。
小厮大惊失色:“你从何得知……”
童伯拦下小厮:“刺史车架三日后到,若有冤情,可择日前往州府衙门陈明。”
车外少年没有离开,取下背上包裹:“只怕没有那么多时间。”
“在下已经将齐州冤情寄往其余十四州州府衙门,以及镇霖中书、门下了。”
“飞鸽传书,五日之内,齐州之事,举国皆知。”
小厮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童伯也皱起眉头,心道:此人怎的如此不懂规矩,竟敢威胁大人。
车内高岳却开口:“不妨说说。”
明珩将手中木匣递给童伯。
“在下是齐州景阳县县令晋文平子侄,一年前举家遭遇匪患,只留我孤身一人,欲到景阳县投奔二叔。”
木匣被递入车内,高岳卷开布帘,放进光来。
“三日前我方至景阳县外,却听闻二叔下狱自裁、叔母为夫奔波却病死狱中,堂妹为替父沉冤欲至州府请愿。”
木匣被打开,高岳垂眸瞧着里边的请愿书和行述。
“然,赴州府一途遭遇杀手不断,我赶到她身边时,她已被刺客重伤,奄奄一息。”
请愿书展开,其上簪花小楷颇具昔年明侯夫人真传,笔下文字声声泣血、字字诛心。
“堂妹临终将一切托付我,让我为景阳的县令与百姓,向此案幕后之人讨个公道。”
请愿书下,百十个红手印陈列纸上,其上姓名、字体各异,皆是景阳老百姓的笔迹。
“景阳县令晋文平,为官十七载,素来清廉公正,贪腐一案无根无据,州府却遣人将他下狱,晋县令心智坚定,不出半年却自裁狱中,其中定是遭奸人迫害。”
行述纸页泛黄,被一缕风吹拂着翻过,字体清隽,流水帐般的记载,十有九句都在记录景阳民生。
“景阳百姓皆可为此案做人证,物证都在景阳县郊外,晋岚之墓中。”
高岳松了松眉头,放下行述开口道:“此案背后是谁,可有眉目?”
明珩低头拱手:“草民不知。”
高岳长叹口气:“也罢,此事本官知道了,定会给你个交代。”
“多谢大人。”
明珩让开路,童伯一抖缰绳,马车离去。
路过明珩时,高岳向外看一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