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3)
顾文卿刚想说哪儿有这么多地,随后又想到安安是正月初九的生日,过完年,安安就满十五岁了,及笄了。
按松江城的规矩,女子满十五,可分八亩地。
“别人家既能种,我们家自然也能。”顾稳道:“若是忙不过来,请人帮忙吧,总不能叫土地空着。”
顾稳对顾文卿道:“以后要辛苦你了。”
顾文卿不觉得辛苦,再辛苦能比流放路上辛苦吗?
顾佑安听爹娘说完,她道:“哥哥明年十七了。”
十七,年岁不小了。若不是流放耽误,今年该说亲了。
就说田家两个儿子,田二郎跟她哥一般大,田大郎比她哥大一岁,田叔夫妻俩都在为两个儿子前途和婚事打算了。
杜氏:“才十七而已,男子为了科举,及冠之后成婚也常见得很。”
“松江城能考科举?”
“松江城考什么科举,要考科举只能去关内,去洛阳。不过,松江城虽不能考科举,但有选官考试,两年一次,文武都有。”
松江城毕竟是小地方,能任用的人不多,文官的选官考试比洛阳会试还难,考武官倒是要容易些,任用的位置也多。
“祁王竟能单独选官任官?”顾文卿不敢置信。
顾稳微微一笑:“先皇时,松江城没这么多人,城里的事情都是离这儿最近的东北将军代管。到今朝,这些年祁王经营得当,松江城人口繁盛,来往商队又多,朝廷管不到这儿,祁王自然能做主。”
法理上讲,松江城是祁王的封地,祁王若是有本事管住,松江城里,他就是皇帝。
顾稳最了解儿子读书的本事,他细细思量后道:“大郎,你于读书一道上本事有限,若是想博个官身,走武官的路子如何?”
顾文卿茫然,武官吗?他行吗?
“试试吧,你身量高,就是瘦弱了些,明年种地多出力气,吃食上富裕些,先把身体养起来。等空闲了,我托人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教武学的先生,你跟着学学。”
“田家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年十八就已是举人,性情又像田兄,是个胸有成算的,他走文的路子还行。他们家老二读书上差了些,不过脑子灵活又会说话,读书不成,估摸也要走武官的路子。”
先不说祁王府的私军,就是松江城附近的东北军、辽东军两支军队中就有许多位置,当武官出路多。
顾佑安:“爹,东北军和辽东军都是朝廷的军队,哥哥考了武官能去?”
“辽东将军那儿麻烦些,不过东北军没问题。”
现任东北将军姓孟,孟将军是祁王的表舅,两家自来就亲近,东北军即使名义上不是祁王的私兵,也有这个苗头。
前两年顾稳听兵部的一个同僚说,皇上原不想给东北军拨军费,缘由是东北军由姓孟的把持,总管北边各军的镇北都督都插不进手去。
当时,要不是兵部尚书反对,说东北军和燕州军、辽东军互为犄角辖制草原诸部落,不可轻动,那时东北军的军费粮草,只怕就断了。
“东北军原是祁王外祖父孟开的旧部,后头人没了,才传到二儿子孟川手中。当年就是因为不好动东北军却又要用他们,先皇为了控制东北军,这才娶孟开的女儿为继皇后,才生了祁王。”
前些年,孟皇后去世,孟皇后有话不入皇陵,要葬到家乡松江城,先皇答应了。
谁知,孟皇后去世不过两月,先皇驾崩,当今皇帝周宣趁祁王来松江城给孟皇后送葬时,迅速夺位后立刻发旨,说体念小皇叔祁王为人子的孝心,准许祁王留在松江城为母守孝三年,不需回京。
周宣即位后,把宫斗完还活着的几个叔叔分封出去时,顺手把松江城赐给祁王,作为祁王的封地。
自流放后,在路上煎熬这几月,顾佑安看事情的出发点,迅速从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转换到不讲规矩只讲权势的大周朝。 ↑返回顶部↑
按松江城的规矩,女子满十五,可分八亩地。
“别人家既能种,我们家自然也能。”顾稳道:“若是忙不过来,请人帮忙吧,总不能叫土地空着。”
顾稳对顾文卿道:“以后要辛苦你了。”
顾文卿不觉得辛苦,再辛苦能比流放路上辛苦吗?
顾佑安听爹娘说完,她道:“哥哥明年十七了。”
十七,年岁不小了。若不是流放耽误,今年该说亲了。
就说田家两个儿子,田二郎跟她哥一般大,田大郎比她哥大一岁,田叔夫妻俩都在为两个儿子前途和婚事打算了。
杜氏:“才十七而已,男子为了科举,及冠之后成婚也常见得很。”
“松江城能考科举?”
“松江城考什么科举,要考科举只能去关内,去洛阳。不过,松江城虽不能考科举,但有选官考试,两年一次,文武都有。”
松江城毕竟是小地方,能任用的人不多,文官的选官考试比洛阳会试还难,考武官倒是要容易些,任用的位置也多。
“祁王竟能单独选官任官?”顾文卿不敢置信。
顾稳微微一笑:“先皇时,松江城没这么多人,城里的事情都是离这儿最近的东北将军代管。到今朝,这些年祁王经营得当,松江城人口繁盛,来往商队又多,朝廷管不到这儿,祁王自然能做主。”
法理上讲,松江城是祁王的封地,祁王若是有本事管住,松江城里,他就是皇帝。
顾稳最了解儿子读书的本事,他细细思量后道:“大郎,你于读书一道上本事有限,若是想博个官身,走武官的路子如何?”
顾文卿茫然,武官吗?他行吗?
“试试吧,你身量高,就是瘦弱了些,明年种地多出力气,吃食上富裕些,先把身体养起来。等空闲了,我托人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教武学的先生,你跟着学学。”
“田家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年十八就已是举人,性情又像田兄,是个胸有成算的,他走文的路子还行。他们家老二读书上差了些,不过脑子灵活又会说话,读书不成,估摸也要走武官的路子。”
先不说祁王府的私军,就是松江城附近的东北军、辽东军两支军队中就有许多位置,当武官出路多。
顾佑安:“爹,东北军和辽东军都是朝廷的军队,哥哥考了武官能去?”
“辽东将军那儿麻烦些,不过东北军没问题。”
现任东北将军姓孟,孟将军是祁王的表舅,两家自来就亲近,东北军即使名义上不是祁王的私兵,也有这个苗头。
前两年顾稳听兵部的一个同僚说,皇上原不想给东北军拨军费,缘由是东北军由姓孟的把持,总管北边各军的镇北都督都插不进手去。
当时,要不是兵部尚书反对,说东北军和燕州军、辽东军互为犄角辖制草原诸部落,不可轻动,那时东北军的军费粮草,只怕就断了。
“东北军原是祁王外祖父孟开的旧部,后头人没了,才传到二儿子孟川手中。当年就是因为不好动东北军却又要用他们,先皇为了控制东北军,这才娶孟开的女儿为继皇后,才生了祁王。”
前些年,孟皇后去世,孟皇后有话不入皇陵,要葬到家乡松江城,先皇答应了。
谁知,孟皇后去世不过两月,先皇驾崩,当今皇帝周宣趁祁王来松江城给孟皇后送葬时,迅速夺位后立刻发旨,说体念小皇叔祁王为人子的孝心,准许祁王留在松江城为母守孝三年,不需回京。
周宣即位后,把宫斗完还活着的几个叔叔分封出去时,顺手把松江城赐给祁王,作为祁王的封地。
自流放后,在路上煎熬这几月,顾佑安看事情的出发点,迅速从法制健全的现代社会转换到不讲规矩只讲权势的大周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