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3)
如果这一回考试能一起,那是再好不过,虽然对姜宁来说可能有些无趣,他几乎都在考场,无暇陪他在城里转。
“那是当然,有我在你心情好不说,而且碰到什么事我还能跟你一起想法子、出主意。”
姜宁咬着一颗毛辣果,酸酸甜甜的,“不过我跟你去州府,可不是为了陪你,而是有要事做。”
卫长昀疑惑,“是食肆的事?”
“你可真聪明,这都猜得到。”姜宁噘噘嘴,瞥他一眼,“每回想要跟你卖个关子,你都能猜到,好没意思。”
卫长昀失笑,翻了一页书,不跟他说笑,“那我下回先问你是什么事。”
“算了,猜到就猜到,反正最后也是要告诉你。”姜宁抬起胳膊撑住脑袋,“我想去看看州府的食肆、酒楼和茶馆都是什么样,再改良改良咱们得店。”
“是想开大一点的铺子?”
“不全是,不过学习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一课,不是吗?”
从卖零食到小吃摊,再到现在的食肆,都是他们自己琢磨的,还有姜宁从爸妈那儿看来的一些经验,如今已经是勉勉强强了,总是得多学、多看人家怎么做的,才能更适应。
姜宁好奇问:“州府是什么样?”
卫长昀微怔,摇了摇头,“我也未去过,但书上和老师说的都极为繁华,处处是人,车马喧闹、灯火如昼,想必一定是处好地方。”
“你知道长安、汴京和金陵吗?对了,还有北京。”姜宁眼睛一亮,托脸好奇问道:“我在书里看过一些描述,仿佛九天阊阖、万国来朝,有一个特别伟大的诗人写过一句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还有一种画面表达的工具,就是影视,很多有想法的人,靠着文字和那些古画的信息,把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信息呈现出来,特别震撼。”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他们俩说话的声音。
姜宁声音放低一些时,没了平时的清亮,却多了一些柔软和清润。
听着很舒服,柔柔的。
卫长昀听到长安、汴京和金陵、北京,心中亦是生出一些好奇,“万国来朝。”
他不由随着姜宁的描述,去想象那样的盛世景象。
“我相信州府应该也差不多。”姜宁一脸憧憬,“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了!”
他还是有些好奇,“燕朝的历史里,真没有长安或者金陵、汴京吗?”
“是有一个长安,但已是数百年前的事。”
“哇!真的有长安啊?那去了州府,或者京城,是不是有古画,可以看看是不是一样?”
“这里有书,你可以先看看。”
卫长昀从一旁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姜宁。
姜宁接过来,看了一眼书名,坐在一旁认真地翻开来看。
两个人在一起看书,向来不怎么喜欢说话,偶尔一两句,大多是姜宁问卫长昀不解的地方。
直到夜深,房里的灯才吹灭。
-
这场雨又下了好几天,路面都是湿漉漉的。 ↑返回顶部↑
“那是当然,有我在你心情好不说,而且碰到什么事我还能跟你一起想法子、出主意。”
姜宁咬着一颗毛辣果,酸酸甜甜的,“不过我跟你去州府,可不是为了陪你,而是有要事做。”
卫长昀疑惑,“是食肆的事?”
“你可真聪明,这都猜得到。”姜宁噘噘嘴,瞥他一眼,“每回想要跟你卖个关子,你都能猜到,好没意思。”
卫长昀失笑,翻了一页书,不跟他说笑,“那我下回先问你是什么事。”
“算了,猜到就猜到,反正最后也是要告诉你。”姜宁抬起胳膊撑住脑袋,“我想去看看州府的食肆、酒楼和茶馆都是什么样,再改良改良咱们得店。”
“是想开大一点的铺子?”
“不全是,不过学习经验也是很重要的一课,不是吗?”
从卖零食到小吃摊,再到现在的食肆,都是他们自己琢磨的,还有姜宁从爸妈那儿看来的一些经验,如今已经是勉勉强强了,总是得多学、多看人家怎么做的,才能更适应。
姜宁好奇问:“州府是什么样?”
卫长昀微怔,摇了摇头,“我也未去过,但书上和老师说的都极为繁华,处处是人,车马喧闹、灯火如昼,想必一定是处好地方。”
“你知道长安、汴京和金陵吗?对了,还有北京。”姜宁眼睛一亮,托脸好奇问道:“我在书里看过一些描述,仿佛九天阊阖、万国来朝,有一个特别伟大的诗人写过一句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还有一种画面表达的工具,就是影视,很多有想法的人,靠着文字和那些古画的信息,把那些很久很久以前的信息呈现出来,特别震撼。”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他们俩说话的声音。
姜宁声音放低一些时,没了平时的清亮,却多了一些柔软和清润。
听着很舒服,柔柔的。
卫长昀听到长安、汴京和金陵、北京,心中亦是生出一些好奇,“万国来朝。”
他不由随着姜宁的描述,去想象那样的盛世景象。
“我相信州府应该也差不多。”姜宁一脸憧憬,“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了!”
他还是有些好奇,“燕朝的历史里,真没有长安或者金陵、汴京吗?”
“是有一个长安,但已是数百年前的事。”
“哇!真的有长安啊?那去了州府,或者京城,是不是有古画,可以看看是不是一样?”
“这里有书,你可以先看看。”
卫长昀从一旁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姜宁。
姜宁接过来,看了一眼书名,坐在一旁认真地翻开来看。
两个人在一起看书,向来不怎么喜欢说话,偶尔一两句,大多是姜宁问卫长昀不解的地方。
直到夜深,房里的灯才吹灭。
-
这场雨又下了好几天,路面都是湿漉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