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游扶桑不信姜禧,但又心存侥幸,觉得有龙女牵制,一切不会太糟。
  也许游扶桑根本不信她们。只是不想看宴如是继续奔波劳碌。
  游扶桑低头看着熟睡的人,心头一阵酸涩。游扶桑心里,宴如是是寺外一盏长明灯,即便形消骨散,即便死去无人知晓,也要成全世人;也像古井清水,明知浑浊了也好,干涸了也罢,只要有人需要,就一定会拼尽全力往上涌。这样下去,迟早会重蹈万年前上重天神女的覆辙。
  游扶桑最怕那样。
  于是与龙女合作。
  可是王母执掌天命十万年,其意志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撼动的?
  龙女与孟婆寻求的也不是彻底推翻,而是既定轨道外的微小变数。
  游扶桑只是但愿这微小变数,能让宴如是留一条生路。
  游扶桑总想,自己求助龙女、动用江南春,看似在帮宴如是,实则也是依照自己想法一意孤行。倘若宴如是发觉她有所隐瞒,会伤心吗?倘若最后一切功亏一篑,满盘皆输,甚至于生灵涂炭,宴如是会痛不欲生吗?
  游扶桑不知晓,也不敢去细想。
  更何况与龙女的合作,有什么变数都不可说。
  游扶桑低垂眼眸。怀中的人睡得正沉,长睫轻颤,面颊贴着她的衣襟。
  江南春果真是好东西。
  周蕴将这药齑给游扶桑时,还与她说道,这江南春功效不仅在稳神,让嗅者深睡,解除疲惫,更神奇之处是它带来的短暂梦境——那从某种程度而言,是一个预知梦。
  周蕴说道:“世间万象,如千丝万缕纵横交错。每一缕丝线,皆牵引向一方天地。假若你今日驻足回望那株江南垂柳,为那一抹春色所动,决定多留一日。正是这一日,你在酒肆偶遇一位散仙,她的一席话改变了你的剑法根基。十年后,这破茧新生的剑法救了你一命。你看,生与死的大事,却因你彼时驻足观柳这一件小事而改变。
  “又或是,你停步细听那声山中黄鹂,循着鸟声入了深谷。在谷中看见一方石碑,原是一篇医经;又或许见一位白发仙姑,见你骨相清奇,传你一卷天书……你成为了济世的神医,或一代剑仙。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往后一切如一粒黄沙袭漫天,卷起巨大风浪,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当年,你驻足听了那一声黄鹂。”
  这一切很好理解,尤其周蕴用了如此浅显的例子。游扶桑理所当然地点头。
  周蕴继而说道:
  “更为玄妙的是,那些未曾走过的路并非消散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它们如同月光下的倒影,在另一方天地中延展开来。
  “或许在另一片天地里,你未曾停驻,未曾回眸,不看柳色新,不听黄鹂脆,于是,你踏上截然不同的征程。你即刻启程,恰赶在一场疾雨前来到驿站,你去牵马儿,匆匆一瞥,居然遇见许久不见的旧相好,你们久别重逢,叙旧良久,互相发觉心意,情投意合,从此携手并肩而去,隐居山林,过上了与山相看两不厌,采菊东篱下的日子。可是,倘若当时为了杨柳黄鹂多耽搁了几刻,你们便无法遇见。好在你们没有错过良缘,有情人终成眷属。
  “但这或许也让你无能称为医仙剑仙类似的厉害人物。
  “你看,一个小小的选择后通向那么多不同的人生。那些你此刻不曾作出的选择,在另一方天地里,有另一个‘你’替你去做;那些未经历的人生,自有另一个‘你’去感悟。谁都想未卜先知,在每一个时刻做出最好的选择,可此刻失马,焉知非福,人生便这么流动着,是起是落,无人能预见。”
  周蕴就此顿了顿,颇为得意地笑,“这江南春却不一样。它可助你未卜先知。饮下之后,能照见那最令你心惊的一方天地 —— 在那里,你选择了最令自己战栗的那条路。那是你心底最深处的恐惧,在另一重天地中化作了真实。”
  游扶桑思索一番,犹疑地问:“也就是说,它可助我避开灾祸?”
  周蕴道:“话是这般说的。江南春给了你预知,也给到你警示,告诉你从后经历,至于遵循还是反抗,全然要看你自己。”
  游扶桑缄默许久,才又问:“周蕴,你呢?你做过什么梦?”
  周蕴抿一口茶。“这个嘛……”
  说来丢脸,她做的梦并非什么家国大义、天下苍生云云,只是梦到某一日她上街,偏偏将袖中的钱袋系在腰上,便有小贼趁着她与摊贩讨价还价之时摸走了她的钱袋。
  周蕴于是惊醒,吓出一声冷汗。
  她原不信预知未来这般玄之又玄之事,却又想看看——也许是制作奇药之术的信任打败了守财的心——她便将钱袋系去腰间。当然,钱袋换成了本就该丢弃的破布袋子,里面的铜板也换作几粒石块。当她站在果蔬摊前犯病似的还价,腰间一轻,再回头,小贼已然凌波微步地逃走了。周蕴眺望,亦不可追寻。她于是知晓这江南春的奇迹妙用;只心道,幸好幸好,没丢铜板,只是丢了一个破布袋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