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3)
群臣之间,有对清都上巳之事记忆犹新者,有对其略有耳闻却记不真切者,听闻贵妃之辞,反应不一,有犹疑退让,亦有错愕者。
贵妃目光凝重,语气愈发低沉,“至于皇陵,虽为列祖基业,祭祀圣地,然今日之事,非寻常可比。尸身藏于其内,阴气汇聚,反为鬼祟栖息之所。若不焚之,群鬼附尸,化作怨灵,届时祸起京畿清都,尔后便是……亡国灭种!”
她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情势至此,焚陵乃破局之策,非本宫之私心,实为万不得已也。列位大人,社稷存亡,黎庶安危,系于诸君一念之间。倘若今日决断迟疑,后果将不可收拾。事已至此,斗胆请诸位暂释疑虑,共扶危局!”
话音方落,殿中静谧如寒夜,惟有风声入耳,簌簌。
群臣无一人出班应对——却听此刻殿外一阵喧哗!!
宫门洞开,一人衣衫病白、满面污垢、踉跄而入。此人步履诡异,目光呆滞,却忽地暴起,凡见了人便扑,指甲如爪、指缝脏垢、牙齿森森、齿间腥臭,状若疯鬼,杀出一条血路。
宫人惊呼:“有鬼附身!”
群臣霎时大乱,有人惊慌退避,有人掩面疾呼,唯恐沾染秽气。
贵妃目光一凝,冷声喝道:“愣着做甚?上前制住!”御前侍卫抽刀而上,岂料疯病之人力大如牛,突如其来地扑向朝堂中央,速度之快令人目眩。侍卫虽持刀,却如螳臂当车,轻易便被掀翻在地,一瞬断臂流血,惨叫声不止!
病鬼冲入朝堂,又以赤手空拳连伤数人。
贵妃再驱武将上前,武将身着铠甲,手持刀刃,竟然仍是不敌。
疯病者似无痛觉,肩膀硬接铁拳,双腿折断亦行动自如。
群臣中有人大喝:“断肢行走,不惧疼痛——此正是清都上巳之鬼祟形状!”
众臣心胆俱裂,惶惶间有人喊道:“杀了他!割下他的头!割下他的头!割下他的头!!”
朝堂之内乱成一片,侍卫、臣子、宫人一拥而上,有刀具寻刀具,无刀具以朝笏作器。霎时刀剑乱舞,一柱香后,以人数取胜,将病鬼压制在地。
一声凄厉长啸,病鬼渐渐无力,面容抽搐,最终气绝于地。
有人困惑:“銮殿重地,怎会放任恶鬼附身之人擅闯?……”
然而,当众人拨开尸身血迹,望见其面容时,整个朝堂霎时如坠冰窟——竟是病卧二载久不见人的皇帝!
堂内沉寂,如一潭死水。
谁都不愿犯弑君之罪,可谁都犯下了弑君之罪。
有人面色苍白便跪下去了,心思惴惴根本来不及推诿责任,便见贵妃闭目,沉痛道:“果然,果然。鬼怪附身之事,无有所谓九五之尊之分。厉鬼突现,群臣为自保弑之,错不在群臣。”
于是年迈的官员抬起头来,浑浊的眼里闪烁着诡异的光亮。
贵妃又道:“皇帝亦可为鬼气所侵,何况尔等大臣、尔等身边之人?疯病之人作乱,其状骇人,诸位亦亲眼得见,一只鬼,需要满朝文武一拥而上,大声疾呼,才能制止。若尸骨不焚,陵寝不毁,鬼气或随其尸,必将蔓延,灾祸难以预料。故此焚尸毁陵之事,还请诸位再三思量,切莫因小失大,误国误民……”
群臣不住磕头,居然无人再敢异议。
这一日祭典方才匆匆落幕。
*
贵妃在宫人簇拥下退出朝堂金銮殿,向华清宫走去。
宫道蜿蜒曲折,砖红色的瓦片铺展如海,随众人的步伐轻微起伏,仿若在呼吸。青石路面上细小的尘土,宫墙高耸,瓷瓦玉色,青玉雕栏点缀其间。远处紫藤依依,花影摇曳,枝叶间透过几缕天光。过于耀眼了,贵妃心想。
方归华清宫,宫人悉皆退去。宫人的簇拥如潮水来,如潮水去,贵妃独自一人时更忆起方才堂上惨状,那些血肉模糊的嘶吼与惨叫,在她心中如何也消散不去。贵妃顿觉双腿如无骨,万斤重担压肩,心有余悸,踉跄间几欲坠地,是有人扶住了她。
天色倾洒,光辉刺目,那人的面庞隐没在光辉中。 ↑返回顶部↑
贵妃目光凝重,语气愈发低沉,“至于皇陵,虽为列祖基业,祭祀圣地,然今日之事,非寻常可比。尸身藏于其内,阴气汇聚,反为鬼祟栖息之所。若不焚之,群鬼附尸,化作怨灵,届时祸起京畿清都,尔后便是……亡国灭种!”
她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情势至此,焚陵乃破局之策,非本宫之私心,实为万不得已也。列位大人,社稷存亡,黎庶安危,系于诸君一念之间。倘若今日决断迟疑,后果将不可收拾。事已至此,斗胆请诸位暂释疑虑,共扶危局!”
话音方落,殿中静谧如寒夜,惟有风声入耳,簌簌。
群臣无一人出班应对——却听此刻殿外一阵喧哗!!
宫门洞开,一人衣衫病白、满面污垢、踉跄而入。此人步履诡异,目光呆滞,却忽地暴起,凡见了人便扑,指甲如爪、指缝脏垢、牙齿森森、齿间腥臭,状若疯鬼,杀出一条血路。
宫人惊呼:“有鬼附身!”
群臣霎时大乱,有人惊慌退避,有人掩面疾呼,唯恐沾染秽气。
贵妃目光一凝,冷声喝道:“愣着做甚?上前制住!”御前侍卫抽刀而上,岂料疯病之人力大如牛,突如其来地扑向朝堂中央,速度之快令人目眩。侍卫虽持刀,却如螳臂当车,轻易便被掀翻在地,一瞬断臂流血,惨叫声不止!
病鬼冲入朝堂,又以赤手空拳连伤数人。
贵妃再驱武将上前,武将身着铠甲,手持刀刃,竟然仍是不敌。
疯病者似无痛觉,肩膀硬接铁拳,双腿折断亦行动自如。
群臣中有人大喝:“断肢行走,不惧疼痛——此正是清都上巳之鬼祟形状!”
众臣心胆俱裂,惶惶间有人喊道:“杀了他!割下他的头!割下他的头!割下他的头!!”
朝堂之内乱成一片,侍卫、臣子、宫人一拥而上,有刀具寻刀具,无刀具以朝笏作器。霎时刀剑乱舞,一柱香后,以人数取胜,将病鬼压制在地。
一声凄厉长啸,病鬼渐渐无力,面容抽搐,最终气绝于地。
有人困惑:“銮殿重地,怎会放任恶鬼附身之人擅闯?……”
然而,当众人拨开尸身血迹,望见其面容时,整个朝堂霎时如坠冰窟——竟是病卧二载久不见人的皇帝!
堂内沉寂,如一潭死水。
谁都不愿犯弑君之罪,可谁都犯下了弑君之罪。
有人面色苍白便跪下去了,心思惴惴根本来不及推诿责任,便见贵妃闭目,沉痛道:“果然,果然。鬼怪附身之事,无有所谓九五之尊之分。厉鬼突现,群臣为自保弑之,错不在群臣。”
于是年迈的官员抬起头来,浑浊的眼里闪烁着诡异的光亮。
贵妃又道:“皇帝亦可为鬼气所侵,何况尔等大臣、尔等身边之人?疯病之人作乱,其状骇人,诸位亦亲眼得见,一只鬼,需要满朝文武一拥而上,大声疾呼,才能制止。若尸骨不焚,陵寝不毁,鬼气或随其尸,必将蔓延,灾祸难以预料。故此焚尸毁陵之事,还请诸位再三思量,切莫因小失大,误国误民……”
群臣不住磕头,居然无人再敢异议。
这一日祭典方才匆匆落幕。
*
贵妃在宫人簇拥下退出朝堂金銮殿,向华清宫走去。
宫道蜿蜒曲折,砖红色的瓦片铺展如海,随众人的步伐轻微起伏,仿若在呼吸。青石路面上细小的尘土,宫墙高耸,瓷瓦玉色,青玉雕栏点缀其间。远处紫藤依依,花影摇曳,枝叶间透过几缕天光。过于耀眼了,贵妃心想。
方归华清宫,宫人悉皆退去。宫人的簇拥如潮水来,如潮水去,贵妃独自一人时更忆起方才堂上惨状,那些血肉模糊的嘶吼与惨叫,在她心中如何也消散不去。贵妃顿觉双腿如无骨,万斤重担压肩,心有余悸,踉跄间几欲坠地,是有人扶住了她。
天色倾洒,光辉刺目,那人的面庞隐没在光辉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