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留着没用……”陈昭思索,一个好点子冒出来了,她扬起一个坏笑,“送去给袁术呗,长兄已死,他这个叔父也该养自己亲侄子。”
  ————————
  啊啊啊卡文又迟到了二十分钟……本章评论前二百发小红包
  第142章
  “主公妙计。”贾诩微微眯眼,瞬间猜到了自己主公的思路。
  道德高尚的君臣各有千秋,诡计多端的君臣狼狈为奸。
  贾诩细眼一眯,计上心来:“刘夫人与袁谭孤儿寡母,势单力薄,不若主公再慷慨送她们母子几位忠心谋士?”
  袁绍麾下还有几个水平不上不下的忠心谋士,贾诩整理冀州内务时候看了一遍前几年的那些旧卷,发现袁绍麾下的那些有名谋士并非各个都名不副实,甚至有些臣子本事还十分出类拔萃。
  让贾诩惊讶的是,平日观袁绍所作所为,完全不像是手下有高水平谋士的样子。
  把前几年的旧卷全部看过一遍之后贾诩才恍然大悟——袁绍麾下的这些谋士是擅长出谋划策不假,可他们的第一目的却不是帮助主公逐鹿天下,而是排除异己。
  “也是,袁术虽无用,可毕竟辈分大一辈,又在汝南经营多年。”陈昭提到袁术在汝南“经营多年”时忍不住一笑。
  陈昭偶尔都想找华佗给袁术做一个开颅手术,看看里面到底能不能找到东西。
  汝南这可是袁氏大本营,一砖头掉下去砸死的五个人里四个人都和袁家沾亲带故。条件如此优越,袁术麾下竟然连一个有能耐的文臣武将都没有,仅有的一个孙坚还是能自称一路诸侯的客将。
  豫州那些士人一部分投了她,一部分来冀州投袁绍,竟然没有一个有真本事的人愿意跟随近在咫尺的袁术。
  “那就再等一等,等子龙攻破大军,把袁绍麾下的臣子都押送回来之后再挑几个宁死不降的谋士,让他们发挥余热。”
  陈昭三言两语就与贾诩一同完善好了这份“仁善昭侯将去世兄长留下的孤儿寡母送给亲弟抚养”的好心善事。
  堂内又恢复了一片平静,只偶尔响起陈昭的几声抱怨:“袁绍从冀州抽调了三十万青壮打仗,留下这么大的窟窿,都要我补上。”
  “占据冀州这么长时间居然就修缮了几条原本就有的水渠……”
  “怎么紧要职位上一大半的人都与他还有他那几个心腹沾亲带故的?”
  陈昭看着乱糟糟的内政文书,恨不得把袁绍从棺材里拉出来再鞭尸一顿,向贾诩抱怨:“袁绍此人完全不会用人!”
  冀州内政在半年前还很平稳,虽说不似徐州发展那么快,却也是缓慢上升,可自从半年前袁绍准备攻打青州之后就渐渐混乱了起来,到现在她面前的冀州内政已经乱成了一团乱麻。
  比如田丰这个冀州前别驾,人家好好的一个内政人才,替袁绍把冀州内政管的井井有条,愣是被拉去随军,袁绍还怪人家说话不中听。
  “袁绍冢中枯骨,用人之能与心胸不及主公万一。”贾诩微笑。
  陈昭咳嗽两声,故作谦虚,深沉点头:“的确如此。”
  袁绍干的事就是让蔡文姬杀人放火,贾文和安抚流民。贾诩能安抚流民吗,他只会把人都毒死,物理消灭流民;蔡琰路边看到病死的尸体都要悲叹半天,哪里着火了她只会头一个提着水桶去救火。
  至于心胸宽广……
  “连祢衡都能在我麾下活蹦乱跳呢。”陈昭感慨,顺手拿起了名册。
  低头一看,却不是案卷,而是一本名册,正是何赞塞给她的那一本袁绍死忠名册。
  “卖同僚倒是快。”陈昭翻开名册看了两眼,看到了一个熟悉名字。
  “哟,这冀州也还有我素未蒙面的后辈啊。”陈昭把名册放下,“正好还能给祢衡做个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