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4)
沈淮景从怀中取出一方手帕,包了帽冠、束了官服,亲自交予身后亲随。
“带回府中,置于祖堂。”
“莫污了它。”
语气平淡,平静得像是吩咐日常柴米油盐。
远处的金吾卫策马上前,沉声道:“沈大人,请。”
沈淮景转头,目光清朗,看着他,似笑非笑。
“沈‘大人’?我已非官。”
那金甲一怔,竟不知如何称呼。
沈淮景却只是淡然一笑:“无妨,你们该怎么押,便怎么押。”他负手站在风中,眼前是漫天落雪,他没有跪,没有求情,没有愤怒,也没有遗憾。
只是静静站在那里,好似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收官已尽的棋局,而他,已行到落子为止的最后一步。
霜降未散,太常寺钟鸣三声,整个大理寺东狱门前,聚着数名执刑司官员。
沈淮景被押至狱时,天尚未亮,京城刚过寅时,乌云压得极低,像一张要将人吞没的黑网。
身边押送他的官吏甚至一时不敢催促。
因为眼前这位“犯官”,在昨日尚还位列三公,一呼百应,可如今,他却如断弦之鹤,跌入泥潭,无人问津。
狱门缓缓开启,阴风扑面,像是从地底泛上来的冷意。
沈淮景仿佛没有知觉,只抬头扫了那座石刻着“大理寺”三个字的门檐一眼,微微勾了勾唇。
这是他亲手修过律法的地界,如今,却成了他坠落的归宿。
他没说话,只抬手,整了整中衣衣袖的暗纹。
那是晋国公府世袭的云锦纹样,如今却因风雪太重,显得分外单薄。
押送的官吏低声禀道:“沈中书,里头请。”
他没有回答,只迈步而入,石砖踏响,声声入骨。
一旁观礼的几位新贵面露冷色,低声议论:“此番可是圣上亲旨,连问都不问,直接押入狱……怕是这案子真大。”
“户部银案牵连深远,沈家多年根基,怕是保不住了。”
“今日送入大理寺,明日……不知还能不能再走出天牢。”
沈淮景听得清清楚楚,却未有一丝停顿。
直到他进入狱门,脚步依旧从容,像是走在旧日朝堂,踏着金阶。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道圣旨,是李珣借了陆家手笔,从皇帝手中“敲”出来的刀。
这一刀,不光是斩他沈淮景。
沈淮景入狱的消息,是午后传来的。 ↑返回顶部↑
“带回府中,置于祖堂。”
“莫污了它。”
语气平淡,平静得像是吩咐日常柴米油盐。
远处的金吾卫策马上前,沉声道:“沈大人,请。”
沈淮景转头,目光清朗,看着他,似笑非笑。
“沈‘大人’?我已非官。”
那金甲一怔,竟不知如何称呼。
沈淮景却只是淡然一笑:“无妨,你们该怎么押,便怎么押。”他负手站在风中,眼前是漫天落雪,他没有跪,没有求情,没有愤怒,也没有遗憾。
只是静静站在那里,好似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收官已尽的棋局,而他,已行到落子为止的最后一步。
霜降未散,太常寺钟鸣三声,整个大理寺东狱门前,聚着数名执刑司官员。
沈淮景被押至狱时,天尚未亮,京城刚过寅时,乌云压得极低,像一张要将人吞没的黑网。
身边押送他的官吏甚至一时不敢催促。
因为眼前这位“犯官”,在昨日尚还位列三公,一呼百应,可如今,他却如断弦之鹤,跌入泥潭,无人问津。
狱门缓缓开启,阴风扑面,像是从地底泛上来的冷意。
沈淮景仿佛没有知觉,只抬头扫了那座石刻着“大理寺”三个字的门檐一眼,微微勾了勾唇。
这是他亲手修过律法的地界,如今,却成了他坠落的归宿。
他没说话,只抬手,整了整中衣衣袖的暗纹。
那是晋国公府世袭的云锦纹样,如今却因风雪太重,显得分外单薄。
押送的官吏低声禀道:“沈中书,里头请。”
他没有回答,只迈步而入,石砖踏响,声声入骨。
一旁观礼的几位新贵面露冷色,低声议论:“此番可是圣上亲旨,连问都不问,直接押入狱……怕是这案子真大。”
“户部银案牵连深远,沈家多年根基,怕是保不住了。”
“今日送入大理寺,明日……不知还能不能再走出天牢。”
沈淮景听得清清楚楚,却未有一丝停顿。
直到他进入狱门,脚步依旧从容,像是走在旧日朝堂,踏着金阶。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
那道圣旨,是李珣借了陆家手笔,从皇帝手中“敲”出来的刀。
这一刀,不光是斩他沈淮景。
沈淮景入狱的消息,是午后传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