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4 / 4)
就这样,谣言沸沸扬扬地传了小半个月,有人说,这是陛下青梅竹马的闺名,陛下之所以一直不立后,就是为了这个女子;有人说,这是陛下做皇子时喜欢的一个小宫女,后来让太后发现,逼着投井而死;也有人说,这是北凉送来的和亲美人,陛下本来很宠爱她,却不想她竟是个探子,所以不得不忍痛赐死;还有人说,这是有人想要攀龙附凤,这才用了此等巫蛊手段,试图凭此飞上枝头变凤凰……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最后,还是淑妃出面,说自己从前在闺中的小字唤作“阿蝉”,还说是自己年少不懂事,因为对陛下倾慕不已,便偷偷找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刻下两个人的名字,以为这样便能一生一世,白头偕老,却忘了避讳帝王之名,自知触犯宫规,罪孽深重,恳请陛下责罚。
十一月,禁苑飘起了细碎的雪。
淑妃褪尽簪环,赤足亵衣,在含元殿外长跪不起,足足两个时辰之后,李承赫才派奚谓出来传旨,说是淑妃胆大妄为,目无尊上,本该重罚,但,姑念淑妃彼时年少,情有可原,又有诞育皇子,绵延后嗣之功,小惩大戒,罚了她三年的俸禄。
这个旨意一下。
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再次议论纷纷。
群众眼睛雪亮,淑妃显然是背锅的,可为何陛下说是小惩,却还是罚了三年的俸禄,这决计不算小惩了,难道此事另有隐情?难道淑妃此举并非陛下授意? ↑返回顶部↑
凡此种种。
不一而足。
最后,还是淑妃出面,说自己从前在闺中的小字唤作“阿蝉”,还说是自己年少不懂事,因为对陛下倾慕不已,便偷偷找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刻下两个人的名字,以为这样便能一生一世,白头偕老,却忘了避讳帝王之名,自知触犯宫规,罪孽深重,恳请陛下责罚。
十一月,禁苑飘起了细碎的雪。
淑妃褪尽簪环,赤足亵衣,在含元殿外长跪不起,足足两个时辰之后,李承赫才派奚谓出来传旨,说是淑妃胆大妄为,目无尊上,本该重罚,但,姑念淑妃彼时年少,情有可原,又有诞育皇子,绵延后嗣之功,小惩大戒,罚了她三年的俸禄。
这个旨意一下。
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再次议论纷纷。
群众眼睛雪亮,淑妃显然是背锅的,可为何陛下说是小惩,却还是罚了三年的俸禄,这决计不算小惩了,难道此事另有隐情?难道淑妃此举并非陛下授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