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过了一会儿,李元洵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是在叫自己,并非是他忘记了自己的小字叫“允仪”,实在是他的父皇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叫过这两个字了,久到,如今从父皇的口中听见这两个字,他甚至会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
  他进去,刚要跪,就被喝止,“得了,别跪了,你不嫌累,朕还嫌累。”
  “儿臣遵命。”
  似闻一声叹。
  “奚谓,你先下去罢。”
  “是。”
  奚谓弯着腰,小心翼翼地退去。
  脚步声渐远,李元洵抬头,遥遥看着榻上之人——他的父皇、大徵皇帝李承赫。
  二人距离不算远。
  却是隔了千万里。
  龙榻一侧,悬着一盏玉色的针刺无骨花灯,风吹落,半片痕,在暖绒华光的映衬之下,李承赫刚毅冷峻的面庞似乎变得柔和了不少,他扫了李元洵一眼,问道。
  “时玄钧之子进京了?”
  “是,酉时二刻从春明门入的长安城,现下正在驿馆歇息。”李元洵顿了下,“覃昭盯着他呢,父皇放心。”
  “他,叫什么名字?”
  “时倾尘。”李元洵看见李承赫探寻的目光,忙又补充,“表字天澜。”
  李承赫这才点了下头。
  好一阵,李承赫都没有再说话,李元洵也不敢问,默默数着地上的流苏影子,数到第三遍的时候,李承赫终于开口了。
  “下去罢。”
  李元洵松了口气,才要起来,又听一声,“让你的人都撤了罢。”
  “啊?”李元洵有些怔愣,瞧见他父皇的神色不似有假,忙又应道,“是。”
  李元洵走了好远。
  李承赫依然一动不动地枯坐着,他望着对面的书屏,久久敛眉不语。
  屏风上书着王羲之的《兰亭序》,李承赫把其中两句颠来倒去念了许多遍。
  高士乐笑着说道,“大家念叨什么呢,也给老奴讲讲,好叫老奴长长见识。”
  李承赫今年四十有二,因为保养得宜,丝毫不见年岁凛冽,只有细看,才能瞧见他眼角的两三条细纹,他没有回答高士乐,兀自拢袖起身。
  “备车,朕要出宫一趟。”
  高士乐不敢多问,快步出门安排车马,经过奚谓时,他使了一个眼色。
  奚谓连忙跟上。
  “知道《兰亭序》吗?”
  “知道,王羲之写的那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