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3)
“怪事,真是怪事,我只听说过有些纨绔子弟癖好特别,喜欢样貌清俊的男孩子,却还是头一次见着有钱人家的女子来逛青楼找乐子的,现在这帮年轻人啊……”
*
杏花村。
沈衔月凭阑眺望远近的曲复幽槛,默然不语,她从折柳的口中听到了许多从前没有听过的事情,江南这片土地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安逸,十里扬州梦,半纸关山血,百余年间的历史迷雾迭迭,上一世的兵变历历在目,她不知道这一切背后究竟掩藏着怎样的秘密。
沈衔月想起那夜佛堂,时倾尘说——
“我这一生背负了太多,我不可能爱上任何一个女子,我与你之间只有兄妹之情,也只能有兄妹之情。”
她忽然明白,他并不是不爱她,而是这样的小情小爱太过单薄,他真正爱的是这片河山,她上一世爱他,后来因为爱而不得恨他,而这一世,她忽然有点心疼他。
她从未懂过他……
少顷,小二引了太子李元洵过来。
沈衔月从春风馆出来之后,就换上了女儿家的衣裳,乌发披肩,流苏逶地,俨然是一副青楼女子的打扮。
太子上上下下打量了沈衔月一阵,她的脸上蒙着一层碎金面纱,他看不清她的容颜,却依旧能从她的举手投足间感觉到她的倾国之姿。
“姑娘找我有什么事吗?”
“太子殿下大祸临头,我,想要救你。”
“救我?呵,姑娘好大的口气。”
太子微一挑眉,继而轻笑出声。
他的目光从她的身上挪开,望着窗外的旭日朝晖出神,阳光下的纤尘漫舞,溶作一团团光晕,漾在她的碎金面纱之上。
“怎么,太子殿下不信我吗?”
“既然姑娘说要救我,不妨说一说,我会遇到什么危险,姑娘又打算如何救我?”
沈衔月拢袖抬腕,斟了半盏真如茶,她的声音浸润着茶香,清冽、甘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殿下此行是为了建安盟而来吧,只可惜,殿下注定要无功而返了。”
太子听见“建安盟”三字,握盏的手不觉一顿,“你是何人?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沈衔月知道他不会轻信,所以早有准备,“我是春风馆的姑娘,春风馆每日来来往往的客人无数,我难免比旁人多听一些,多看一些,太子殿下听过秦楼楚馆中传唱的一句歌谣吗,有道是‘胭脂水粉文臣泪,红绡帐里英雄血’。”
太子呢喃了一遍,轻叹,“不错,胭脂水粉文臣泪,红绡帐里英雄血,当年燕北十六州失陷沦丧,燕王麾下将士一路溃败,沿途城池百姓血流成河,人们都说燕王是为了保护一个青楼女子,所以才放弃了大徵的燕北十六州,这是燕王的耻辱,也是大徵的耻辱。”
“太子殿下相信这个传言吗?”
“信如何,不信又如何,真相有那么重要吗?”
沈衔月眸光微动,她曾经因为这句歌谣,认为燕北十六州的失陷沦丧和燕王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因此上一世,她一直对江南一带的燕王后人怀有敌意,可是这一世,她机缘巧合,来到了江南,在这里,她听到了许多不一样的说法。
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
她不知道。
她看不清长安万千灯火的明灭,看不清江南云雾缭绕的山峦,同样也看不清燕北埋葬在黄沙白骨之下的滚滚红尘。
潇湘水云何所蔽,一蓑烟雨任扁舟。 ↑返回顶部↑
*
杏花村。
沈衔月凭阑眺望远近的曲复幽槛,默然不语,她从折柳的口中听到了许多从前没有听过的事情,江南这片土地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安逸,十里扬州梦,半纸关山血,百余年间的历史迷雾迭迭,上一世的兵变历历在目,她不知道这一切背后究竟掩藏着怎样的秘密。
沈衔月想起那夜佛堂,时倾尘说——
“我这一生背负了太多,我不可能爱上任何一个女子,我与你之间只有兄妹之情,也只能有兄妹之情。”
她忽然明白,他并不是不爱她,而是这样的小情小爱太过单薄,他真正爱的是这片河山,她上一世爱他,后来因为爱而不得恨他,而这一世,她忽然有点心疼他。
她从未懂过他……
少顷,小二引了太子李元洵过来。
沈衔月从春风馆出来之后,就换上了女儿家的衣裳,乌发披肩,流苏逶地,俨然是一副青楼女子的打扮。
太子上上下下打量了沈衔月一阵,她的脸上蒙着一层碎金面纱,他看不清她的容颜,却依旧能从她的举手投足间感觉到她的倾国之姿。
“姑娘找我有什么事吗?”
“太子殿下大祸临头,我,想要救你。”
“救我?呵,姑娘好大的口气。”
太子微一挑眉,继而轻笑出声。
他的目光从她的身上挪开,望着窗外的旭日朝晖出神,阳光下的纤尘漫舞,溶作一团团光晕,漾在她的碎金面纱之上。
“怎么,太子殿下不信我吗?”
“既然姑娘说要救我,不妨说一说,我会遇到什么危险,姑娘又打算如何救我?”
沈衔月拢袖抬腕,斟了半盏真如茶,她的声音浸润着茶香,清冽、甘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殿下此行是为了建安盟而来吧,只可惜,殿下注定要无功而返了。”
太子听见“建安盟”三字,握盏的手不觉一顿,“你是何人?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沈衔月知道他不会轻信,所以早有准备,“我是春风馆的姑娘,春风馆每日来来往往的客人无数,我难免比旁人多听一些,多看一些,太子殿下听过秦楼楚馆中传唱的一句歌谣吗,有道是‘胭脂水粉文臣泪,红绡帐里英雄血’。”
太子呢喃了一遍,轻叹,“不错,胭脂水粉文臣泪,红绡帐里英雄血,当年燕北十六州失陷沦丧,燕王麾下将士一路溃败,沿途城池百姓血流成河,人们都说燕王是为了保护一个青楼女子,所以才放弃了大徵的燕北十六州,这是燕王的耻辱,也是大徵的耻辱。”
“太子殿下相信这个传言吗?”
“信如何,不信又如何,真相有那么重要吗?”
沈衔月眸光微动,她曾经因为这句歌谣,认为燕北十六州的失陷沦丧和燕王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因此上一世,她一直对江南一带的燕王后人怀有敌意,可是这一世,她机缘巧合,来到了江南,在这里,她听到了许多不一样的说法。
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
她不知道。
她看不清长安万千灯火的明灭,看不清江南云雾缭绕的山峦,同样也看不清燕北埋葬在黄沙白骨之下的滚滚红尘。
潇湘水云何所蔽,一蓑烟雨任扁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