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3)
“燕北十六州的舆图。”
时倾尘面色一凛。
大皇子瞧着他的神情变化,满意一笑,“我就知道,天澜,你不可能忘记燕北十六州。”
时倾尘是燕王府世子,说起来无比荣华,可到了他的父亲时玄钧这一辈,燕王府的地位已是大不如前,时玄钧安局江南一隅,享受着太平奢华的王府生活,可是时倾尘没有忘记,时氏一族最初的封地并不是江南,而是燕北十六州。
燕北十六州,那是他们祖祖辈辈浴血奋战的所在,那是大徵抵御蛮夷入侵的天堑屏障,百余年间,只要燕王在一日,蛮族的铁骑就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燕王为大徵挡下边塞的风霜狞雪,保着大徵皇帝稳坐龙椅,睥睨天下,可是燕王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以至于最后,已经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对于帝王而言,功臣远比蛮夷更为可怕。
所以,当蛮夷再一次蠢蠢欲动,当燕王仗剑上马,准备再一次为大徵平定祸乱的时候,皇帝连下三十二道御笔亲信,责令燕王按兵不动,班师还朝。
燕北十六州一夜之间沦为了蛮族的地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彼时的燕王怒火攻心,呕血而亡,燕王的战旗也就此倒地,曾经守卫大徵百年安宁的燕家军此刻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时倾尘攥紧了拳头。
这是燕王的耻辱。更是时氏一族子子孙孙忘不掉的血海深仇。
皇帝为了安置燕王府亲眷,在江南辟出一片土地,作为封地重新赏给了当时的燕世子,就这样,燕王的封地从风嘶雪嚎的燕北十六州变成了富贵温柔乡的梦里江南。
从此,肆意驰骋的海东青沦为了偶尔吠鸣的看门狗。
天上地下,霄壤之别,燕王的威名被踩在了烂泥里。
到了时玄钧那一辈,他已经忘掉了故乡,忘掉了那片曾经沾满自己先祖血与泪的土地,忘掉了曾经燕王府迎风飘举、战无不胜的大旗。
时玄钧抱着太后的养女,享受着朝廷给燕王府的封赏,在繁华中沦陷迷失,他待腻了,偶尔也会便装出巡,去最富烟花盛名的十里扬州找找乐子。
可是时倾尘没有忘。
他不能忘!
在过去的十八年里,他每年都会攀登最高的山峰,隔着迭迭云雾,滔滔江河,向北眺望,他要记着燕北十六州的方向,那是他的家乡,那是大徵失去的另一半国土。
重夺燕北十六州。
这是他的毕生所愿。
所以,他才会想要入长安,谋科举,他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再走时家以军功立身的老路了,不能武功,那便文治,只要能说动帝王,他是燕世子又或是其他人,又有什么要紧。
大皇子的手落在了时倾尘的肩头,他重重一叹,“天澜,还记得你从前同我说过的话吗?”
时倾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记得。”
“我想听你再说一遍。”
时倾尘心中似有万千风浪波涛翻滚铿铮,他如竹似玉的指节攥住自己翻飞的雪色衣角,他抿着唇,一字一顿,“若是皇恩浩荡,我燕王府愿以血肉筑梁,为大徵夺回燕北十六州,从头收拾旧山河!若是喉舌难辩,我时倾尘哪怕担了乱臣贼子之名,也要以飘摇微末之身,去祭奠枉死于燕北十六州的红血白骨,万千亡魂!”
大皇子拊掌击赞,“说得好!”
时倾尘所言,句句泣血,声声含泪,
他说完这些话,已是再不能言语。
大皇子在时倾尘的对面坐下,他望着时倾尘长袖素袍之下不住颤抖的身躯,长叹一声,“天澜,自岳麓书院以来,你我相交十年之久,我每每见你,你都是这一袭白衣,我知道你从未忘记当年燕北十六州的耻辱沦丧,父皇昏聩,太子仁义,他们若是作个守成之君,倒还使得,可若要靠他们去夺回燕北十六州,哼,还不如指望蛮夷绝种。” ↑返回顶部↑
时倾尘面色一凛。
大皇子瞧着他的神情变化,满意一笑,“我就知道,天澜,你不可能忘记燕北十六州。”
时倾尘是燕王府世子,说起来无比荣华,可到了他的父亲时玄钧这一辈,燕王府的地位已是大不如前,时玄钧安局江南一隅,享受着太平奢华的王府生活,可是时倾尘没有忘记,时氏一族最初的封地并不是江南,而是燕北十六州。
燕北十六州,那是他们祖祖辈辈浴血奋战的所在,那是大徵抵御蛮夷入侵的天堑屏障,百余年间,只要燕王在一日,蛮族的铁骑就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燕王为大徵挡下边塞的风霜狞雪,保着大徵皇帝稳坐龙椅,睥睨天下,可是燕王的功劳实在太大了,以至于最后,已经到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对于帝王而言,功臣远比蛮夷更为可怕。
所以,当蛮夷再一次蠢蠢欲动,当燕王仗剑上马,准备再一次为大徵平定祸乱的时候,皇帝连下三十二道御笔亲信,责令燕王按兵不动,班师还朝。
燕北十六州一夜之间沦为了蛮族的地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彼时的燕王怒火攻心,呕血而亡,燕王的战旗也就此倒地,曾经守卫大徵百年安宁的燕家军此刻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时倾尘攥紧了拳头。
这是燕王的耻辱。更是时氏一族子子孙孙忘不掉的血海深仇。
皇帝为了安置燕王府亲眷,在江南辟出一片土地,作为封地重新赏给了当时的燕世子,就这样,燕王的封地从风嘶雪嚎的燕北十六州变成了富贵温柔乡的梦里江南。
从此,肆意驰骋的海东青沦为了偶尔吠鸣的看门狗。
天上地下,霄壤之别,燕王的威名被踩在了烂泥里。
到了时玄钧那一辈,他已经忘掉了故乡,忘掉了那片曾经沾满自己先祖血与泪的土地,忘掉了曾经燕王府迎风飘举、战无不胜的大旗。
时玄钧抱着太后的养女,享受着朝廷给燕王府的封赏,在繁华中沦陷迷失,他待腻了,偶尔也会便装出巡,去最富烟花盛名的十里扬州找找乐子。
可是时倾尘没有忘。
他不能忘!
在过去的十八年里,他每年都会攀登最高的山峰,隔着迭迭云雾,滔滔江河,向北眺望,他要记着燕北十六州的方向,那是他的家乡,那是大徵失去的另一半国土。
重夺燕北十六州。
这是他的毕生所愿。
所以,他才会想要入长安,谋科举,他知道,他已经不可能再走时家以军功立身的老路了,不能武功,那便文治,只要能说动帝王,他是燕世子又或是其他人,又有什么要紧。
大皇子的手落在了时倾尘的肩头,他重重一叹,“天澜,还记得你从前同我说过的话吗?”
时倾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记得。”
“我想听你再说一遍。”
时倾尘心中似有万千风浪波涛翻滚铿铮,他如竹似玉的指节攥住自己翻飞的雪色衣角,他抿着唇,一字一顿,“若是皇恩浩荡,我燕王府愿以血肉筑梁,为大徵夺回燕北十六州,从头收拾旧山河!若是喉舌难辩,我时倾尘哪怕担了乱臣贼子之名,也要以飘摇微末之身,去祭奠枉死于燕北十六州的红血白骨,万千亡魂!”
大皇子拊掌击赞,“说得好!”
时倾尘所言,句句泣血,声声含泪,
他说完这些话,已是再不能言语。
大皇子在时倾尘的对面坐下,他望着时倾尘长袖素袍之下不住颤抖的身躯,长叹一声,“天澜,自岳麓书院以来,你我相交十年之久,我每每见你,你都是这一袭白衣,我知道你从未忘记当年燕北十六州的耻辱沦丧,父皇昏聩,太子仁义,他们若是作个守成之君,倒还使得,可若要靠他们去夺回燕北十六州,哼,还不如指望蛮夷绝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