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ICU门口 第38节(3 / 4)
她爸爸高兴的说:“是啊,每次下完,我都赢他们,围观的人可多了,他们都使劲夸我水平高,说我打遍小区无敌手。”
她妈妈听到这里,忍不住的说:“你爸现在为了维持小区第一名的形象,天天在ipad上下象棋,自己偷摸的使劲练习呢。”
她爸有点不高兴了,说:“我不练习我也是第一,我在ipad上下象棋,是因为我喜欢,才不是为了这个呢。”
陈落回忆着以前的场景,看着眼前一群人围着的一个象棋摊,她呆呆地站在那里,对弈的两人几乎被围的看不到了,周围人都在议论纷纷,这里也没有什么观棋不语真君子,大家都畅所欲言。站了一会儿,陈落还是没忍住,走到近前,看清了正在下棋的两人,都是不认识的两位老人。
陈落站远了一些,坐在了路边的长椅上。她想着,自己从18岁出去读大学开始,就与父母聚少离多,后来上班了,更是每年快过年了才能回来,父母退休后,她不在身边,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估计是很孤单吧。
父亲在外面下象棋也好,在家里ipad下象棋也好,都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父母退休后,她又不在身边,他们肯定很寂寞吧。她与父母最多的沟通是通过电话、还有发微信和视频通话。
她以前总觉得自己结不结婚是自己的事,讨厌父母总是催婚,而现在,她觉得自己真的很对不起父母,如果她结婚了,有一个孩子,父母也能更早的体会到天伦之乐,而现在她未婚未育,她一离开,父母彻底什么寄托都没有了。
她这时更深的体会到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里,父母对喜欢飙车不珍视生命的儿子说的一句台词:“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吗?你的生命不是你一个人的,也是我们的!”
她在那个世界活了35岁,其中差不多一半时间都不在父母身边,离开父母的那天,还不耐烦妈妈的唠叨,飞快的吃完早餐说了声“我走啦”就跑掉了,连句再见都没说。
她坐在长椅上默默流泪,看到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她起身了,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她看到曾经翻栏杆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她翻出去被保安发现,然后匆匆的翻下栏杆,被车撞,就穿越到了现在,那是不是再翻一次,被保安骂,情景重现一次,就可以回去呢?
陈落想到这里,冲栏杆走过去,直接就翻了上去,结果她骑在栏杆上,没有人管她。她举目四望,没有保安过来。
她就那样骑在栏杆上,等着,想等一个巡逻的保安过来。
不时有几个业主过来,对她指指点点,意思这个人怎么不走门要翻栏杆。
陈落都装作没有看到,就固执的骑坐在栏杆上。终于让她等来了一个保安,她充满恳切地看着保安,只要那个保安一声怒吼,她就马上翻下去冲着马路跑过去。
没想到那个保安看到她,诧异了一下,走过去,说:“你怎么啦?下不来了吗?需要我帮忙吗?”
陈落失望的低下头,缓缓地抬起腿,冲着小区外翻了出去,落地时,摔了一跤,她忍着痛爬起来,冲着马路走过去,她走得特别特别慢,但是马路上没有一辆车。
她走到了马路对面。
陈落茫然的走着,走到一个街心公园,在一个人少的地方找了个石凳坐了下来。
她拿出手机,要订返程的车票。其实原本应该一起订往返票的,但她总抱有一丝希望,总觉得万一有奇迹发生呢?万一真的找到了爸爸妈妈,那必须不能走啊。
她查找着返程的车票,眼泪不受控制的流着,看不清手机屏幕。她掏出纸巾擦了擦眼泪,控制了一下情绪,订了晚上返程的卧铺票。
现在还不到中午,她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
公园有人在跳广场舞,她离得比较远,只能隐约听到一些音乐的声音。还有人在唱歌,这个离得近一些,基本上都是红歌,后面突然流行歌曲也来了,因为是周末,估计来的年轻人多,好多人自告奋勇上去唱了。有一些悲伤的歌唱的十分喜庆,周围都是嘻嘻哈哈的声音。
她又想起了鲁迅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陈落呆呆地坐着,她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
就以陈洛的身份活下去吗?45岁的离异带孩中年女人,长相普通,只有初中学历,这一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吗?
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再也见不到前世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就剩自己了。
这种生活有活下去的必要吗?
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
《美国往事》中有一段台词:“当我对世事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愿意忍受一切。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
说实话,虽然陈落性格一直很乐观,但是这段时间的日子对她来说,还是太苦了。每天熬夜值班,天天伺候病人,有以后的计划但是实施起来又是那么的难。当她还心存希望时,父母就是那个能让她忍受现在生活的动力,她一想到以后能见到他们,她就愿意忍受这一切,忍受贫困的生活、辛苦的工作、忍受要养个高中的孩子,忍受做别人眼中一个没什么文化、相貌普通45岁的中年妇人。 ↑返回顶部↑
她妈妈听到这里,忍不住的说:“你爸现在为了维持小区第一名的形象,天天在ipad上下象棋,自己偷摸的使劲练习呢。”
她爸有点不高兴了,说:“我不练习我也是第一,我在ipad上下象棋,是因为我喜欢,才不是为了这个呢。”
陈落回忆着以前的场景,看着眼前一群人围着的一个象棋摊,她呆呆地站在那里,对弈的两人几乎被围的看不到了,周围人都在议论纷纷,这里也没有什么观棋不语真君子,大家都畅所欲言。站了一会儿,陈落还是没忍住,走到近前,看清了正在下棋的两人,都是不认识的两位老人。
陈落站远了一些,坐在了路边的长椅上。她想着,自己从18岁出去读大学开始,就与父母聚少离多,后来上班了,更是每年快过年了才能回来,父母退休后,她不在身边,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估计是很孤单吧。
父亲在外面下象棋也好,在家里ipad下象棋也好,都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父母退休后,她又不在身边,他们肯定很寂寞吧。她与父母最多的沟通是通过电话、还有发微信和视频通话。
她以前总觉得自己结不结婚是自己的事,讨厌父母总是催婚,而现在,她觉得自己真的很对不起父母,如果她结婚了,有一个孩子,父母也能更早的体会到天伦之乐,而现在她未婚未育,她一离开,父母彻底什么寄托都没有了。
她这时更深的体会到以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里,父母对喜欢飙车不珍视生命的儿子说的一句台词:“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吗?你的生命不是你一个人的,也是我们的!”
她在那个世界活了35岁,其中差不多一半时间都不在父母身边,离开父母的那天,还不耐烦妈妈的唠叨,飞快的吃完早餐说了声“我走啦”就跑掉了,连句再见都没说。
她坐在长椅上默默流泪,看到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她起身了,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她看到曾经翻栏杆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她翻出去被保安发现,然后匆匆的翻下栏杆,被车撞,就穿越到了现在,那是不是再翻一次,被保安骂,情景重现一次,就可以回去呢?
陈落想到这里,冲栏杆走过去,直接就翻了上去,结果她骑在栏杆上,没有人管她。她举目四望,没有保安过来。
她就那样骑在栏杆上,等着,想等一个巡逻的保安过来。
不时有几个业主过来,对她指指点点,意思这个人怎么不走门要翻栏杆。
陈落都装作没有看到,就固执的骑坐在栏杆上。终于让她等来了一个保安,她充满恳切地看着保安,只要那个保安一声怒吼,她就马上翻下去冲着马路跑过去。
没想到那个保安看到她,诧异了一下,走过去,说:“你怎么啦?下不来了吗?需要我帮忙吗?”
陈落失望的低下头,缓缓地抬起腿,冲着小区外翻了出去,落地时,摔了一跤,她忍着痛爬起来,冲着马路走过去,她走得特别特别慢,但是马路上没有一辆车。
她走到了马路对面。
陈落茫然的走着,走到一个街心公园,在一个人少的地方找了个石凳坐了下来。
她拿出手机,要订返程的车票。其实原本应该一起订往返票的,但她总抱有一丝希望,总觉得万一有奇迹发生呢?万一真的找到了爸爸妈妈,那必须不能走啊。
她查找着返程的车票,眼泪不受控制的流着,看不清手机屏幕。她掏出纸巾擦了擦眼泪,控制了一下情绪,订了晚上返程的卧铺票。
现在还不到中午,她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
公园有人在跳广场舞,她离得比较远,只能隐约听到一些音乐的声音。还有人在唱歌,这个离得近一些,基本上都是红歌,后面突然流行歌曲也来了,因为是周末,估计来的年轻人多,好多人自告奋勇上去唱了。有一些悲伤的歌唱的十分喜庆,周围都是嘻嘻哈哈的声音。
她又想起了鲁迅那句话:“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陈落呆呆地坐着,她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
就以陈洛的身份活下去吗?45岁的离异带孩中年女人,长相普通,只有初中学历,这一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吗?
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再也见不到前世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就剩自己了。
这种生活有活下去的必要吗?
活下去的意义在哪里?
《美国往事》中有一段台词:“当我对世事厌倦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你。想到你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愿意忍受一切。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
说实话,虽然陈落性格一直很乐观,但是这段时间的日子对她来说,还是太苦了。每天熬夜值班,天天伺候病人,有以后的计划但是实施起来又是那么的难。当她还心存希望时,父母就是那个能让她忍受现在生活的动力,她一想到以后能见到他们,她就愿意忍受这一切,忍受贫困的生活、辛苦的工作、忍受要养个高中的孩子,忍受做别人眼中一个没什么文化、相貌普通45岁的中年妇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