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ICU门口 第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3床的女儿停顿了一下,睁大的眼睛已经有泪水凝聚了,但还是很坚定的说:“不会的,我爸不会有事的!”
  旁边有个男人,看到对话有点僵持,就想岔开话题,就说:“你爸爸上这个ecmo,我听说这个属于自费,一天要花3万?”
  3床的女儿低声说:“是的。”
  其他几个人都表现的很震惊,有一个脱口说:“这你得花多少钱啊,躺在那里一天就3万。”
  3床的女儿依旧低声,声音哽咽了:“我只希望我爸能多花点钱,在里面多坚持几天。”
  说到这里,她的眼泪终于没忍住流了下来。
  几个人可能也感觉到有点尴尬,没待多久离开了。
  他们走了很久,陈落看到那俩母女情绪都没缓过劲,一直很低落。
  陈落深切地感受到,探望病人也是一门学问啊。
  给病人和家属帮忙,前后忙活,带饭买东西,这可能是最好的帮助。其次,给病人和家属以安慰,让他们心情好一些,这应该是第二级的目标。
  如果这些都做不到,一点忙帮不上,反而让被探望的人心情更差,更难过,那真是来了还不如不来。
  不过,现在很多人去探病,本来也是去打卡,就是不得不去,那就走一趟,打一次卡就算完成任务。
  陈落晚上给晓星打电话,晓星在电话那头虽然很克制,但是能看出来特别高兴,晓星依旧是周六半天课,陈落问她中午回家想吃什么菜,晓星那小嘴甜的,直说妈妈做的什么菜都是最好吃的,做什么都行,少做点,妈妈别太辛苦了。
  听得陈落心花怒放,又暗叹这孩子真懂事。
  陈落晚上刷了很多视频,既然孩子说做啥都行,那就挑几个自己喜欢的菜吧,也犒劳一下自己这饱受摧残的胃,话说这医院附件的快餐真的是吃的够够的了。
  第二天一大早,还不到8点,3床老爷子的弟弟弟媳来了,也都是年过六旬,给母女俩带了早餐,母女二人看样子也没什么胃口,但也吃了点。
  弟媳跟自己的嫂子聊天,突然,3床病人的老伴对弟媳说:“昨天,姑奶那边儿子女儿来了,说我们应该提前准备好寿衣,你看呢?”
  女儿马上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没想到自己的妈妈突然提起这件事,不满的叫了一声:“妈!”
  她的妈妈指了指自己的女儿,继续跟弟媳说:“她不愿意,她总觉得不吉利,我想问问你们的意见。”
  弟媳很聪明,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估计母女俩人意见有分歧了。
  她马上对着侄女说:“这没啥不吉利的,真的,你想错了,这反而是一种辟邪,是一种冲喜,备下这个对病人是好事。”
  女儿愣了一下,一脸不相信的问:“真的吗?”
  弟媳马上说:“真的,我妈妈今年90多岁了,60岁的时候,她就给自己备好了寿衣,现在那寿衣都放了30多年了,我妈身体还挺好的。古时候,大户人家就讲究,活着的时候就要准备寿衣、棺材这些,这对活着的人是好事,不是坏事。”
  女儿听了之后,明显有些动摇了,弟媳自己母亲的事例太具有说服力了。要是真的对父亲有好处,那宁可信其有了。
  母亲看到女儿的神情,知道她已经不再那么反对了,于是岔开话题跟弟媳聊别的,让女儿自己慢慢想清楚。
  陈落知道她动心了,人在这个时候,就会无比的相信运气和很多虚无缥缈的东西,只要说这个能给亲人带来好运,那就必须试试。
  这时候新进来的那对乐观的父女俩开始跟众人告别,说病人心衰打了强心针,经过抢救后,现在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
  那对父女依然是说说笑笑,走之前还跟大家都送上了诚挚的祝福。陈落看了看周围,周围的人都在为他们高兴,但那种羡慕的眼神完全没法掩饰,陈落觉得有好几个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这时候,朱阿姨来了,跟陈落聊了两句,就让陈落赶紧回家休息。陈落拎着自己早就收拾好的行李,跟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家属说了再见,就离开了医院。她早就计划好了,先去家附近的菜市场采购,然后回家准备好午餐食材,再去接晓星。
  走出医院,走进地铁站,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那样鲜活,有结伴而行有说有笑的,也有面无表情刷手机的,有在地铁上睡觉的,还有孩子的叽叽喳喳说话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