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ICU门口 第11节(3 / 4)
又是一次过山车。
昨天这家人还在畅想拔管,还在畅想拔完管多久可以出院,今天就得到了肾脏开始衰竭的消息。
陈落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都在这一次次的高低起落中变得坚硬。
上次张医生的妈妈病情的转折让陈落失落的了很久才适应过来,而这次陈落虽然震惊,但好像一下子就接受了。
在icu,或者说在医院,病情反复可能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看来自己看护的18床病人能够顺利拔管,主要归功于年轻。只有40多岁,算是身强力壮的,各个器官也都在壮年,底子好,恢复快。
这些70多岁老人,各个器官都已经开始老化,大剂量的抗生素打进去,对年迈的肾脏、肝脏以及心脏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本身就有基础病,那真是凶多吉少。
这一刻,陈落更深刻的理解了张医生的做法。他果断地拒绝插管,因为他清楚的意识到,他经过多次化疗、身体千疮百孔的母亲根本挺不过去这一关。于是他做出了理智的选择。
那普通人呢?能这么理性的让icu的亲人放弃治疗出院吗?
过了几分钟,医生叫了3床,陈落看到3床的女儿和母亲起身的时候,动作完全没有以前的积极,有点小心惶恐、磨磨蹭蹭,甚至还故意放缓了脚步,似乎担心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陈落想起昨天3床的女儿跟她说,医生说ecmo还需要适应期,有的病人接上后,出现排异或者其他反应,可能一下子就没了。估计她们就在担心这个,尤其是看到15床的情况,更是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不过好像还不错,她们很快就回来了,两个人表情都比较轻松。
一回来,3床的女儿就跟陈落说:“医生说,我爸上了ecmo后还挺稳定,有些指标有所回升。“
看得出来,她们心情又立刻好了起来。
在这里,每个家属得到好消息,都很急于跟人分享。哪怕这个好消息只是暂时的,哪怕这个好消息是那么微不足道。
只要病人有一点点进步,都特别想跟全世界宣布。
只是在这里要挑选好分享的对象,要么就得找病情也有好转的,要么就得找像陈落这种不是家属的。
否则你跟一个家人快不行了的家属说你家人越来越好了,人家都伤心欲绝了,你在那里得意而开心,这就是纯粹找打了。
陈落在这里是被分享消息最多的人,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大家都把陈落看成了一个第三方,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病人家属。不用担心自己的坏消息影响她的心情,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好心情刺激到她。
陈落是这里一个单独的存在,就像一个树洞,倾听和感受着来自各个家属的痛苦与喜悦。
听到3床的分享,陈落高兴地说:“真好啊,会越来越好的。”
“是的,肯定会。”像是在为自己打气,那个女人很笃定地说。
icu床的病人在被病毒折磨,而门外的家属们心灵上又何尝不是经受着折磨?
这真是一个修行啊。
在经历无数次失望和哭泣后,但还要永远保持希望和乐观。
不出陈落所料,不到一个小时,15床的家属就找医生,说同意了给老爷子进行肾透析。不同意也不行啊,老爷子无法排尿,人都肿了,一直憋着不是个事啊。
下午朱阿姨来看了自己的女儿,心情很好的出来,说感觉女儿又好了一点。
陈落也心情很好的恭喜朱阿姨。
6点多,陈落又接到了晓星的电话。两人说了有30分钟,在陈落的催促下晓星才放下手机。 ↑返回顶部↑
昨天这家人还在畅想拔管,还在畅想拔完管多久可以出院,今天就得到了肾脏开始衰竭的消息。
陈落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都在这一次次的高低起落中变得坚硬。
上次张医生的妈妈病情的转折让陈落失落的了很久才适应过来,而这次陈落虽然震惊,但好像一下子就接受了。
在icu,或者说在医院,病情反复可能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看来自己看护的18床病人能够顺利拔管,主要归功于年轻。只有40多岁,算是身强力壮的,各个器官也都在壮年,底子好,恢复快。
这些70多岁老人,各个器官都已经开始老化,大剂量的抗生素打进去,对年迈的肾脏、肝脏以及心脏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果本身就有基础病,那真是凶多吉少。
这一刻,陈落更深刻的理解了张医生的做法。他果断地拒绝插管,因为他清楚的意识到,他经过多次化疗、身体千疮百孔的母亲根本挺不过去这一关。于是他做出了理智的选择。
那普通人呢?能这么理性的让icu的亲人放弃治疗出院吗?
过了几分钟,医生叫了3床,陈落看到3床的女儿和母亲起身的时候,动作完全没有以前的积极,有点小心惶恐、磨磨蹭蹭,甚至还故意放缓了脚步,似乎担心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陈落想起昨天3床的女儿跟她说,医生说ecmo还需要适应期,有的病人接上后,出现排异或者其他反应,可能一下子就没了。估计她们就在担心这个,尤其是看到15床的情况,更是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不过好像还不错,她们很快就回来了,两个人表情都比较轻松。
一回来,3床的女儿就跟陈落说:“医生说,我爸上了ecmo后还挺稳定,有些指标有所回升。“
看得出来,她们心情又立刻好了起来。
在这里,每个家属得到好消息,都很急于跟人分享。哪怕这个好消息只是暂时的,哪怕这个好消息是那么微不足道。
只要病人有一点点进步,都特别想跟全世界宣布。
只是在这里要挑选好分享的对象,要么就得找病情也有好转的,要么就得找像陈落这种不是家属的。
否则你跟一个家人快不行了的家属说你家人越来越好了,人家都伤心欲绝了,你在那里得意而开心,这就是纯粹找打了。
陈落在这里是被分享消息最多的人,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大家都把陈落看成了一个第三方,既不是医生也不是病人家属。不用担心自己的坏消息影响她的心情,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好心情刺激到她。
陈落是这里一个单独的存在,就像一个树洞,倾听和感受着来自各个家属的痛苦与喜悦。
听到3床的分享,陈落高兴地说:“真好啊,会越来越好的。”
“是的,肯定会。”像是在为自己打气,那个女人很笃定地说。
icu床的病人在被病毒折磨,而门外的家属们心灵上又何尝不是经受着折磨?
这真是一个修行啊。
在经历无数次失望和哭泣后,但还要永远保持希望和乐观。
不出陈落所料,不到一个小时,15床的家属就找医生,说同意了给老爷子进行肾透析。不同意也不行啊,老爷子无法排尿,人都肿了,一直憋着不是个事啊。
下午朱阿姨来看了自己的女儿,心情很好的出来,说感觉女儿又好了一点。
陈落也心情很好的恭喜朱阿姨。
6点多,陈落又接到了晓星的电话。两人说了有30分钟,在陈落的催促下晓星才放下手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