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23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元亨瞅着自家郎君欲言又止,不过还没开口,肩膀上就多了一条胳膊,雨顺自来熟地搭着他,“你跟在你们郎君身边,会不会无趣?”
  郎君勤于政事,空闲之余看书弹琴,鲜少出门。元亨别开头,“谁说我们郎君无趣?尔等凡夫俗子不懂欣赏。”
  雨顺:“好好好,我是凡夫俗子,比不得元亨你大智若愚。”
  元亨大惊:“你怎么知晓我叫什么?”
  雨顺道:“你猜。”
  元亨嘴上道:“我才不会猜。”同时心中暗暗推测,应当是陈大人身边的近随良吉告诉他的。
  这人和良吉真不愧同一家出来,一样的话多,一样的自来熟。
  许栀和看似两耳不闻窗外事地走着,但心念一直默默听着两人对话,雨顺的性子本来就活泼,不过在潘光身边时被风调压制了,现在整个人越来越有种往王维熙方向发展的趋势,不管是人是物,他都能唠上几句。
  实际上,不止是雨顺,家中的所有丫鬟小厮、包括跟在陈允渡身后的良吉都有种王维熙化的趋势。许栀和时常能在府中听到一连串脍炙顺口的句子,尤其是小厮之间打牌输了闹别扭,双方掐着腰各站园圃两端对着放狠话,她看过几次,比戏楼子的折子戏还要精彩。这番影响有利有弊,缺点是府上闲暇时候如同养了八百只学舌八哥,吵吵闹闹,优点则是虽然他们闹归闹,但正事上从不失分寸,甚至能取维熙精华,学到了他待人接物的机灵劲。
  见元亨快要招架不住,许栀和适时开口:“雨顺,你别招人家。”
  全家上下若说谁的话对雨顺最好使,莫过于许栀和,雨顺“哦”了一声,走到许栀和的身后。
  元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又产生一丝抱歉的思绪。他自然知道雨顺靠近他无恶意,自己不爱说话,反倒牵连他被主家娘子责骂。
  他想了想,对许栀和道:“许娘子,雨顺并未冒犯,他性子直率坦诚,很令人喜欢。”
  许栀和回头看了眼本蔫了一点但顷刻恢复的雨顺,笑着应:“这自然。”
  本来还只有一点儿开心的雨顺瞬间心花怒放,他抱着怀中画一蹦三尺高,“大娘子,你夸我!”
  许栀和:“有那么开心?不知道还以为我骂你了。”
  雨顺嘿嘿一笑,略带几分骄傲地看向元亨,“我从前的主家郎君,还有我兄长、大娘子、郎君他们可都觉得我讨人喜欢。不过你应该和我兄长很聊得来,毕竟都是锯嘴葫芦。”
  许栀和:“?”
  她呵斥的话语还没出口,雨顺又急忙补充道:“哦不对,现在不行了。我兄长大抵是年纪到了吧,人老了话也多了,说句不中听的,比儿时乡下的婶母还要唠叨。”
  他一边说话,一边比划,元亨绷着的一张脸渐渐放松,他忍不住反驳道:“你兄长大抵只在你面前放松,故而话多了些,旁人面前不见得。”
  雨顺:“你说的也有理。”
  魏清晏在旁边看着许栀和、雨顺和元亨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身心久违地放松下来,看旁边陈允渡的神色,倒也称得上宁静从容,岁月无争。
  这一刹那,魏清晏忽地有些羡慕陈允渡每日都能感受到生机与活力。
  两人并肩走在前排,安静了走了一段路,陈允渡忽然低声道:“那夜还没有多谢魏大人照看栀和。”
  魏清晏微怔,旋即想起来陈允渡指的是哪件事,他摇了摇头,“陈大人客气,不过是看许娘子一人夜行,偶感担心,后来跟了一段路,见陈大人身影,方才明悟。她到了汪府前便止步,我随行的两个侍卫送她回去,举手之劳,算不得帮忙。”
  陈允渡:“魏大人清正高洁,我却不可不谢。”
  魏清晏:“初见你时尚且少年,当时你亦如今日端方守礼,梅公当真教导有方。对了,汪延明搜集的许中祎罪证齐全,人也押解至京,你可要去看一眼?”
  陈允渡沉吟,他前段时日忙碌,腾不出手料理此事。
  “汪延明送来的罪证我看了一眼,按照《宋刑统》,许中祎需要纳清欠银九万六千二百一十三两,杖八十,徙三千里?”
  魏清晏道:“陈大人好记性。正是如此,不过我与几位开封府判官商议,杖八十改为杖六十。他左腿断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