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8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栀和与常庆妤在潘楼定了一个雅间,这是临窗最好的位置,是进士游街的必经之途。现在游行的仪仗还没有靠近,底下已然众声喧哗。
  有年轻靓丽的闺阁女儿手持鲜花,和好友笑谈间眼波流转,翘首以待那群风华正茂的儿郎骑马行经。
  被众人期待着的几人还在宣德门外整理着装,仪仗开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笑。
  一甲三人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郑獬轻松一个翻身上马的动作,顷刻引来无数欢呼,他恰到好处流露一抹含蓄笑意,然后看见他的两位同僚正在老老实实在随从的帮助下上马。
  冯京被盯着,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哈哈,骑马的次数不多,还是这样稳妥些。”
  陈允渡没说话,像是无声的默认。
  郑獬忍了忍,小声对他们说:“你们这样低调,显得我很出风头。”
  冯京本想说你可是探花,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风暴的中心,但他的眼神落在旁边的榜眼身上,顿时郁郁没开口。
  今年怎么回事,他形貌算不上差,个子更是十里八乡的高大雄壮,但奈何榜眼和探花太过出众。相比之下,他都显得“娇小”起来。
  他只能抱着自己特制的状元冠抚慰自己的心灵。
  冯京在一旁闭口不说话,郑獬是个话多的性子,见状,凑到陈允渡的身边,用肩膀撞了撞他的,“昨夜你没来,但学子宴会上讨论的全是你殿上所作的谢师表,今早出来的时候,我还听到不少人在念……”
  他说着说着,忍不住就吟诵了起来:“徒无师,若孤舟失津渡。昔仲尼立杏坛,三千佩兰芷;晦翁筑鹿洞,百代仰星河。某本樗栎之材,蒙先生不弃,斫其枝蔓,规以绳墨,乃得见天地方圆……陈允渡,你怎地这么会写?”
  说到激动处,他伸手用力地拍了拍陈允渡的肩膀。
  陈允渡语气客气疏离:“谬赞。”
  郑獬丝毫没将他的疏离放在心上。毕竟眼前这个人连官家的面子都不给,对他冷淡点又何妨。
  他依旧笑容灿烂,大咧咧地揽住陈允渡的肩膀,“对了,你猜为什么我是探花?在见到你之前我以为我也算是名副其实,但……咳咳,总之,你猜猜看?”
  陈允渡刚准备说话,就听到郑獬迫不及待揭开了谜底,“因为旁边人说榜眼探花才学相近,两者皆可,不过你学问更好,得第二实至名归,我只占了一个还未娶妻。”
  “……”陈允渡沉吟片刻,“原是这样。”
  郑獬说:“不过说起来,冯大哥也没娶妻,咱们三个里面,反倒是年纪最小的最先娶妻,你小子运气可真好……”
  他话还没有说完,仪仗开始前行,只好悻悻作罢,说了句:“下次聊。”
  仪仗快到潘楼时,许栀和听到了开道的锣鼓声,常庆妤靠近窗口往下望去,惊呼声再没停顿:“许姐姐许姐姐!”
  许栀和听着动静,离潘楼至少还有半里路开外,于是没起身,“怎么了?”
  常庆妤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语气说:“这还是第一次我瞧见榜眼的掷花比状元、探花加在一起还要多!”她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拉坐在案前佯装淡定的许栀和。
  许栀和心底也好奇,于是顺势从座位上起身。
  常庆妤眯着眼笑:“许姐姐心中也很好奇吧?不过还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许栀和:“……我好奇探花长什么样子不可以吗?”
  常庆妤伸手比了一个大拇指,“虽只远远一眼,探花郎身上自带风流倜傥的气质,无疑是好看的。”
  “是吗?”许栀和说,“我看看。”
  往下望去,是交错的彩色幔帐,一盏盏形状各异的宫灯,路上百姓目光噌亮地看着游街的新进士们,言笑晏晏。
  许栀和本像去看探花究竟长什么样子,但刚站在窗口,她的视线就不可避免的被中间的榜眼吸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