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里面的人还是太少了,王维熙现在一门心神挑担卖薯蓣,方梨操持着家中的事情,素日就忙得很,现在手头上缺人,行事倒是极其不方便。
  她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便是脑海中充斥着各种奇妙的点子。劣势也很明显,没什么人脉,也没什么人手,连宅院都支撑不起她多招几个帮工。
  许栀和原先打算将八千两全部投入买铺子,现在,天平发生了偏向。
  要不还是买宅子吧?
  ……其实,本来也可以不用这么纠结。她现在心中偏向买宅子,但是八千两看着大,要是真用来在这寸土寸金的汴京城用来买宅子,估计也就比现在住的小院大几分,可能一半都没有。
  她无意识地抿着下唇,目光纠结,没有焦点。
  说到底,还是没有银钱导致。
  倘若她有上万两银子……许栀和畅想了一遍自己要是能挥金如土的场面,才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但凡她真的有万两银子,那么现在的为难,将都不是事。
  可惜她没有。
  方梨掀开帘子进门的动作带进来一阵凉风,冰冷地往许栀和的脸上吹,敲醒了她的美好幻想。
  她的视线落在前些日子修补过的窗棂上,隔着米色的窗纸,她看不清外面的景象,但并不妨碍她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来外面的景象,小院空间狭小,两边厨房和两件卧房相对,若是当初良吉选择继续跟在她身后,她甚至都觉得这样小的院子不够居住。
  院子已经被切割成两块,若是分成三间,许栀和都不敢想象屋子里面有多挤,说不动一个转身的功夫都会撞上墙。
  所以,兜兜转转,问题又回到了最开始的状态:要是她有一处大大的宅院就好了。现在房子空间不够大,就算能招到人,都没地方安置。
  许栀和轻声叹了一口气。
  耳朵敏锐的方梨立刻警觉,她第一时间将视线锁定在许栀和身上,眼神探究,仿佛在思考她为什么突然叹息。
  现在不是一切都朝着期待的方向前行吗?方梨打心眼底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盼头。
  “姑娘,”方梨知道这个可能很小,但还是忍不住开口,“你为什么叹气呢?我能帮得上忙吗?”
  许栀和仰头,对上方梨关切的眼神,露出一抹大大的微笑,“没有,我就是在想——昔者,舜帝命夔典乐,使八音各守其节,金石丝竹迭奏而不乱;后有楚匠得宝玉,称玉之华,须金为托;金之坚,须火为熔,最后终得宝玉——原先我还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今想明白了。”
  方梨没听懂,但并不妨碍她的好奇心:“什么?”
  许栀和道:“各司其职,可事半功倍。”
  这些事情,她一个操心就够了。方梨每天都要去菜市思考家中今日准备吃什么、该买什么蔬菜,一点都不比她要担心的事情少。
  她眉梢带着轻柔的笑意,语气轻快,“正是方梨操持家中,才从未让我忧心家中事,又煮饭烹汤,喂养我的口腹,好叫我精神充沛,有机会想其他的事情……如此看来,方梨已经为我分忧良多。”
  方梨脸红了一大半,她说:“我做不过是烧两碗菜,算得上什么分忧?还是姑娘聪颖,能想出这许多赚钱的法子,有那么多可以傍身的手艺。”
  “非也非也,”许栀和说,“要不是有方梨在,说不准我都饿死了,哪还有后面的天马行空?由此可见,无方梨则无我,是以为——方梨比我重要!”
  方梨的脸越来越红,尚且正月,她却如孤身站在炎炎夏日一般。
  “姑娘……”她定了定神,说,“姑娘说的都是歪理,我说不过姑娘。”
  许栀和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明明都是认真说的。维熙你说,我讲的在不在理?”
  王维熙在旁边安安静静地拨弄着炭火,免得烤焦了炉子中的芋头,听到许栀和的问题,他分出了一丝心神,酝酿片刻,踟蹰道:“我觉得姑娘说的对。”
  方梨:“怎么连你也开始说瞎话?你果然一心想着姑娘……”
  “方梨姐姐莫要生气,”王维熙道,“且听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嘛。不过可能显得幼稚,还请方梨姐姐和姑娘不要见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