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42节(3 / 4)
许栀和:“……”
那还是算了,一顿饭而已。
众人在湖边停驻,正好也到了午时,张弗庸指挥良吉和维熙生火,自己将被手刀拍晕的三条乌鳢认认真真剥腹去内脏,动作有条不紊,看起来像模像样。
均匀抹上盐巴的鱼被柳条串起,架在火上熏炙,趁着这会儿功夫,张弗庸又在水塘边翻翻找找,找了一块宽大又略薄的石板,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上面放着虾米和螃蟹。
大抵是话已放出,张弗庸绷着神色,发挥了超乎寻常的水平,张筠康原先十分抗拒,但见众人神色不像作伪,也试探着咬了一小口。
他的眼睛蹭地一下变亮,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弗庸,
张弗庸忙完一圈,即便肚中空空,但是仍旧没什么吃饭的欲望,见张筠康眼睛发亮地看着自己,心情前所未有的畅快,他摇头晃脑道:“你爹爹我手艺不错吧。”
张筠康:“爹爹,你教教我,我也想学。”
张弗庸说:“好说好说。筠康啊,你是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家中贫苦,连这样的鱼都吃不上。想要吃上这样的鱼……”
张筠康期待的目光一下就熄灭了。他出生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是白鹿洞书院的大儒生,在当地颇有名望,他很难从父亲的描绘中想象衣不能暖,食不果腹的日子。
“爹爹又来了……”张筠康不动声色地离远了一些,见姐姐身旁坐满了人,只好凑到了汤昭云的身边,小声与她抱怨。
但一路上对相公多为直言的汤昭云此刻却温和地看着自己的相公。
梅丰羽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速吃完,见汤昭云和张弗庸靠在一处,不敢贸然上前打扰,他对陈允渡与许栀和说:“我现在要回老宅,就在这儿与你们分别,等你们转道陈家,我们一道回京。”
说完,他站起身,拍了拍自己因为坐在地上沾染的灰尘,拿上小小的一包行囊,离开了。
张弗庸和汤昭云说了很久,直到堆起的火熄灭,他才回神,对几人说,“继续出发吧。”
几人休息良久,听他这么说,都纷纷起身坐上马车,走完剩下的路程。
赶到水阳县大河村的时候,夕阳刚好半卡在地平线。张家临河而建,渔舟上点着一盏油灯,水面晃动着光影,静谧深幽。在其旁边,合抱的三间砖石屋子便是张家所在。
小舅是个极其看重亲缘的性子,虽然多年在外求学,但是和两位兄长的联系从未间断。刚从马车上下来,他便娴熟地推开了房门,大声喊道:“大哥,二哥!”
张家大郎和二郎没有分家,倚靠张弗庸的举人身份免去田亩赋税。张家田亩相连,兄弟二人平日一道劳作,大舅母和二舅母也会商量着轮流做饭,减轻一家人的负担。
正在家中准备休憩的张家大郎依稀间听到了小弟的声音,还以为自己幻听,后来声音越来越近,他才惊雷般从床上起身。
这个点张弗庸过来,八成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得赶紧过去看看。
张弗庸和出门的张家大郎正好撞上,前者虽然长得也算壮实,但到底不如在田间出力气的张家大郎,往后连退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形。
张家大郎连忙上前扶他,关心道:“怎么这么晚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张弗庸捂着脑袋摇头,龇牙咧嘴地指着身后,“不是我,是你外甥女和外甥女婿过来了。”
第95章
张家大郎一时间被他的话弄得摸不着头脑,“什么你的我的,听不明——”
“大舅舅!”
“……白。”张家大郎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迟滞地看着面前杏粉色衣裳、笑意粲然的姑娘,满吞吞地说出了最后一个字。
“栀和!”回神之后,他立刻两三步上前,想要伸手拍在许栀和的肩膀上,却又担心自己的手皲裂开裂,会勾起她衣裙上的丝线,于是手臂在半空中僵硬地转向,挠了挠自己的脑袋,露出一抹带着惊喜又局促的喜悦,“你怎么来了,这更深露重的……”
许栀和正准备说话,却忽然看见在灶台忙活的大舅母带着表嫂出现。 ↑返回顶部↑
那还是算了,一顿饭而已。
众人在湖边停驻,正好也到了午时,张弗庸指挥良吉和维熙生火,自己将被手刀拍晕的三条乌鳢认认真真剥腹去内脏,动作有条不紊,看起来像模像样。
均匀抹上盐巴的鱼被柳条串起,架在火上熏炙,趁着这会儿功夫,张弗庸又在水塘边翻翻找找,找了一块宽大又略薄的石板,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上面放着虾米和螃蟹。
大抵是话已放出,张弗庸绷着神色,发挥了超乎寻常的水平,张筠康原先十分抗拒,但见众人神色不像作伪,也试探着咬了一小口。
他的眼睛蹭地一下变亮,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弗庸,
张弗庸忙完一圈,即便肚中空空,但是仍旧没什么吃饭的欲望,见张筠康眼睛发亮地看着自己,心情前所未有的畅快,他摇头晃脑道:“你爹爹我手艺不错吧。”
张筠康:“爹爹,你教教我,我也想学。”
张弗庸说:“好说好说。筠康啊,你是不知道,我小的时候,家中贫苦,连这样的鱼都吃不上。想要吃上这样的鱼……”
张筠康期待的目光一下就熄灭了。他出生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是白鹿洞书院的大儒生,在当地颇有名望,他很难从父亲的描绘中想象衣不能暖,食不果腹的日子。
“爹爹又来了……”张筠康不动声色地离远了一些,见姐姐身旁坐满了人,只好凑到了汤昭云的身边,小声与她抱怨。
但一路上对相公多为直言的汤昭云此刻却温和地看着自己的相公。
梅丰羽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速吃完,见汤昭云和张弗庸靠在一处,不敢贸然上前打扰,他对陈允渡与许栀和说:“我现在要回老宅,就在这儿与你们分别,等你们转道陈家,我们一道回京。”
说完,他站起身,拍了拍自己因为坐在地上沾染的灰尘,拿上小小的一包行囊,离开了。
张弗庸和汤昭云说了很久,直到堆起的火熄灭,他才回神,对几人说,“继续出发吧。”
几人休息良久,听他这么说,都纷纷起身坐上马车,走完剩下的路程。
赶到水阳县大河村的时候,夕阳刚好半卡在地平线。张家临河而建,渔舟上点着一盏油灯,水面晃动着光影,静谧深幽。在其旁边,合抱的三间砖石屋子便是张家所在。
小舅是个极其看重亲缘的性子,虽然多年在外求学,但是和两位兄长的联系从未间断。刚从马车上下来,他便娴熟地推开了房门,大声喊道:“大哥,二哥!”
张家大郎和二郎没有分家,倚靠张弗庸的举人身份免去田亩赋税。张家田亩相连,兄弟二人平日一道劳作,大舅母和二舅母也会商量着轮流做饭,减轻一家人的负担。
正在家中准备休憩的张家大郎依稀间听到了小弟的声音,还以为自己幻听,后来声音越来越近,他才惊雷般从床上起身。
这个点张弗庸过来,八成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他得赶紧过去看看。
张弗庸和出门的张家大郎正好撞上,前者虽然长得也算壮实,但到底不如在田间出力气的张家大郎,往后连退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形。
张家大郎连忙上前扶他,关心道:“怎么这么晚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张弗庸捂着脑袋摇头,龇牙咧嘴地指着身后,“不是我,是你外甥女和外甥女婿过来了。”
第95章
张家大郎一时间被他的话弄得摸不着头脑,“什么你的我的,听不明——”
“大舅舅!”
“……白。”张家大郎目光立刻被吸引过去,迟滞地看着面前杏粉色衣裳、笑意粲然的姑娘,满吞吞地说出了最后一个字。
“栀和!”回神之后,他立刻两三步上前,想要伸手拍在许栀和的肩膀上,却又担心自己的手皲裂开裂,会勾起她衣裙上的丝线,于是手臂在半空中僵硬地转向,挠了挠自己的脑袋,露出一抹带着惊喜又局促的喜悦,“你怎么来了,这更深露重的……”
许栀和正准备说话,却忽然看见在灶台忙活的大舅母带着表嫂出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