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到第十名,竞争的太激烈了。
  大家的文章各有各的优点,实难分出伯仲。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当中。
  第一的脱颖而出,更是赶来看热闹的翰林官员们好奇。
  这国子监月考第一,真的那么确定?
  汤仪笑道:“来,你自己看。”
  那两篇文章递给对方,只见题目为《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题目出自《论语》,其中意思很明白,看到事情却不管,不是真正的勇。
  再看文章开篇。
  圣人以取义望天下,而激其本明之心焉!
  “好开篇!”翰林学士赞道,“开篇便振聋发聩!”
  这意思是,圣人是用义来取得天下,从而激其大家的本心。
  这本就是圣人推崇。
  文章下面,则阐述义跟勇之间的关系。
  用词并不拗口,观点却极为新颖。
  从小义大义,再到时事政治,还有实际的建议,比如士风涣散,百姓生活不稳,应该如何以义行事。
  可以说,这是一篇不仅有文采,还有实操的文章。
  “以雁门关兵祸,谈到朝廷招揽贤才,从本经出发,再切合时事,如此才干,妙啊。”
  “这是谁的文章?”
  考试文章共计两篇,只看这第一篇,翰林学士便断定他必为第一,至少好奇这人是谁。
  别说他好奇了。
  汤仪也好奇啊。
  其实他心中闪过一个名字,
  但是不是那个小子,还要再看看。
  毕竟这文章有贯穿日月之气,实在太少见了。
  可文章结构之严谨,又觉得不是一两年之功。
  祭酒再次提醒:“先看看下一篇文章。”
  方才是四书文章,下一篇为五经。
  而题目只有一个字,《理》。
  这题目出自中庸三十一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