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少人都说张秀才可惜。
  他当年要是能进国子监,又或者当地官学有所帮忙,必然能更进一步。
  但这种事没有如果,日子还要照常过。
  “这般看来,皇上的做法才是好的,招纳民间贤才,让他们有精力读书,也更能报效朝廷。”
  “是啊,张秀才要是生在现在,说不定日子会更好。”
  这些茶馆闲话看似平常,却能代表百姓们的想法。
  京城百姓都是如此,各个地方百姓,则对皇上广纳贤才的事,更加开心。
  一时间,不少地方都在找贫而好学的子弟,恨不得自家也捧一个成绩好,家世惨的好学生。
  都不用送到国子监,当地官学都能养了。
  到时候写奏章的时候“顺嘴”一提,必然能让皇上开心。
  都说上行下效,想来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更让今年参加会试的举子们高兴。
  消息再到国子监,这里的学生们,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那些踊跃想进国子监的学生,都是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若不是皇上开了这个门路,他们也没机会。
  可再看看纪霆,他家世不算顶尖,但也不差。
  却还在做这个榜样,如何不让人钦佩。
  说话间,时间就到二月底。
  国子监改革之后第一次月考,自然显得极为重要。
  阚文彦眼下乌青,明显是努力学习了。
  听林丰宝讲,他虽不在国子监早读晚读,但在家里是照做不误的,学习时间甚至比他们都长。
  可见其压力。
  毕竟这次要是再输了,那就是全方面输给纪霆。
  这个脸,阚家跟太后都丢不起。
  纪霆这边是乘胜追击。
  他们那边则要尽量挽回损失,大家的动力都不一样,不怪阚文彦如此拼命。
  国子监的月底考试并不算难。
  上午四书,下午五经。
  一共两篇文章,每篇五百到七百字之间。
  写完就能交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