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管那国子监内里情况如何,皇上的重视,以及纪家的前途,都是很明显的。
  虽说纪霆不能去文家书院,但对文家来说,其实是赚了的。
  若那国子监真的读不成书,以后再请纪霆来自己家,那不就行了。
  谁让两家就要结亲啊。
  以后换学校,肯定先换他们家的。
  文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觉得纪霆在国子监读不下去,然后再来自己家,是有其原因的。
  这个原因并不在纪霆身上,只出在国子监。
  要说国子监这种官署教学机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五帝之学,那时候叫成均。
  接着便是周人立太学,太学这个名字,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可太学又分东西南北四个学,具体名字不尽相同。
  之后屡次改名,单在汉,晋,便有太学,国学,国子学之称。
  这些名字,其实至今也有沿用。
  世人说国学,必然想到的是各类儒家经。
  再之后的国子监,同样能看出名字的含义。
  机构成立,便是为获取真才以为邦国之用。
  这种想法自然是好的。
  本朝建国初期,也确实起到不小的作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