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第16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史上他叔跟着曹老板的时候也很少随军出征,而是居中持重留下看家,保证就算曹老板在外面被人揍的头破血流也能有资本东山再起。
  虽然他人没有随军,但是曹老板有什么事情都会写信,曹营的军政大事还是由他调度筹划。
  同理,曹老板换成荀老板,他们俩的关系比跟曹操更亲,让叔留下看家完全没毛病。
  叔祖远在并州,颍川老家只能靠他们叔侄。
  年轻人要出门闯荡,天下那么大,叔留在颍川顺便盯着朝廷的动向,他就苦点累点带着大军去其他地方看看。
  转了兖州转青州,转了青州转冀州,他就是大汉街溜子,大汉十三州都在他的溜达范围内。
  二凤爹说过,打江山最重要的就是能打,必须得有肩扛天下的担当。乱世开国之君文武都不能有短板,兄弟们跟着他混是有条件的,不能带领大家光宗耀祖走上人生巅峰还当什么老大?总不能就因为他长的帅吧?
  虽然话不能说的太直白,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送到手的地盘没有不要的道理,能让天子把青州给他是他的本事,能带着弟兄们彻底掌控青州也是他的本事。
  最最重要的是,他这儿有他爹和他伯的亲笔联名信。
  也不知道写了什么东西,还特意叮嘱不让他拆,他是乖巧听话不让拆就不拆的崽吗?是的,他是。
  荀晔带着三只小鹌鹑给他叔分析智者留守后方勇者拓土开疆的合理性,智者有没有被说服不确定,反正旁边三只勇敢的小鹌鹑都心动的恨不得立刻跟他飞走。
  问题不大,他还有秘密武器。
  当当当~爹爹和伯伯的信~
  荀小将军把带了一路的信递过去,然后眼巴巴的也想看。
  荀彧微笑着拒绝又能打又有担当的好侄儿,信中的内容能不能分享得他看完之后才能决定。
  两位兄长写信时都没有让这小子旁观,里面的东西大概率不能让他看。
  赶路辛苦,小将军近日来回奔波,快回去歇着吧。
  荀晔遗憾的收回目光,刚想带着小伙伴离开,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地盘又收回已经迈出去的脚,“那……叔父慢走?”
  三只一直充当氛围组的小鹌鹑立刻排队站好,“先生慢走。”
  铿锵有力,整齐划一,宛如经过严苛培训的门童。
  荀彧嘴角微抽,“……几位留步。”
  少年郎们急着说悄悄话,他再不走这几个小子怕是能直接哭出来。
  “门童”们目送温文尔雅的文若先生离开,等人走远才终于松了口气。
  在老大不打招呼潜入贼窝之前,他们从来不觉得文若先生可怕。先生长的好看还温柔,天底下再没有比先生更好相处的人了。
  直到这些天亲自感受过无处不在的“和风细雨”,他们才知道之前错的有多离谱。
  虎崽子唉声叹气,“大哥你看,瑜弟手上都磨出茧子了。”
  周瑜默默把手藏起来,“手上本来就有茧子。”
  他承认最近被压榨的有点厉害,但也不能什么都怪到这些天的压榨上。
  曹昂刚才也想说最近安排给他们的活儿有多丧心病狂,然而让虎崽子这么一打扰,酝酿好的情绪瞬间跟漏气的气球一样散的一干二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