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第1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咳咳,他郭奉孝乃是不为士人所容的悖逆之人,他觉得那些名士里真正的君子没几个。
  说远了,扯回来。
  两次党锢之祸导致清流名士四处躲藏,冀州的前前任主官王芬王使君第一次党锢之祸时便在废锢之列,后来灵帝第二次迫害清流大儒他又不得不再次逃亡,直到黄巾之乱爆发才被起用为冀州刺史。
  朝廷那么不讲理的迫害士人,黄巾之乱后被起用的名士们对朝廷也都没什么好感。
  大概来冀州当官后对天子的敬畏都会消失,王芬在冀州颇有政绩,但是不久便与人合谋废掉天子另立新君,后来事情败露后才自杀身亡,很难说袁绍推刘虞为帝不是从前前任那里得到的灵感。
  一州刺史与人暗谋废立,即便王芬已死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大。
  朝廷要治罪地方要自保,太守国相治理郡县肯定不会任朝廷施为,如此一来朝廷在民间的威慑越来越小,冀州郡县各自为政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韩馥出任州牧中规中矩无甚出彩之处,袁绍踢走韩馥后想过将郡县长官全部换成他的亲信,但是一来没那么多亲信,二来各郡官署阳奉阴违也没那么好换。
  地方官多出自本地世族,上头的州牧一会儿一换一会儿一换他们也不会换一个就表一次忠心,在顶头上司稳下来之前多是只想明哲保身看热闹。
  看颍川的情况也能看出来,连本郡世家都不给面子,何况袁绍还是外来人。
  官吏不在乎州牧是谁,甚至不在乎郡守国相是谁,名义上拿下郡县跟喝水吃饭一样简单。
  治理地方不能全靠外来士人投奔,落叶尚思归根,但凡附近有过得去的地方没人愿意背井离乡。
  所以拿下地盘有多容易,掌控地盘就有多难。
  不管冀州名义上归袁绍还是归公孙瓒对他们而言都没有区别,更可怕的是像青州那样主官折腾完吐血而亡只给旁人留下一地的烂摊子。
  袁绍敢把渤海郡让给公孙瓒估计就是觉得青州刺史焦和已死渤海必有大乱,没想到青州群龙无首的确大乱却一直没有乱到冀州地界儿。
  郭鬼才眯了眯眼睛,“青州黄巾没有北上扰乱冀州,也不敢南下攻打徐州,莫不是盯上了兖州?”
  公孙瓒名声在外,黄巾军惧怕他的威名不敢北上可以理解。
  兖州东郡刚打完黑山贼,虽然大半贼匪都被强行留在东郡干苦力,但还是有小部分逃窜到兖州其他地方。
  若青州黄巾此时发难,未必不能劫掠一番满载而归。
  可是兖州其他郡县也没动静啊。
  “奇哉,怪哉。”郭鬼才嘟囔了几句,想着青州离他们那么远对他们造不成威胁,于是继续琢磨公孙瓒到底是什么意思,“袁本初只剩下一个魏郡,就算刘伯安能不计前嫌帮他牵制公孙伯圭,公孙伯圭应对起来也不会太吃力。就算他应付不过来,找咱家小将军有什么用?还指望颍川能派兵去帮他打袁绍?”
  虽说兵书上有“远交近攻”之策,但也不是这么用的。
  他们接下来最要紧的是拿下豫州稳住南阳,而不是北上啃冀州这块硬骨头。
  打袁绍不难,拿下冀州却不容易,有那个功夫还不如把荆州从刘表手里弄过来。
  荀彧:……
  打荆州很简单?
  荀彧嘴角微抽,收起桌上的情报问道,“日当正午,奉孝此时找来可有事情?”
  “有,大事,正经事。”郭嘉端正坐姿,“小将军未时左右回来,可要出城相迎?”
  荀彧没有回答,只是将视线转移到旁边摞成小山的竹简上。
  此处无声胜有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