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29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呀,”这一回,小时女官的语气里就平添了几分感慨和祝愿:“元珍姐姐这一去,最少也得三年……”
  她是侍奉在太后娘娘身边的文书女官,自幼耳濡目染,很明白时下官场的规矩。
  王元珍此去担当州郡别驾,若是诸事顺遂,也有政绩的话,任期结束之后,大抵就能去一下州担当刺史了。
  如是至少再历练个三年,才有可能回京任职。
  最快,也要六年。
  只是,小时女官很怀疑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在神都待六年。
  太后娘娘说她还欠缺了一点火候,不必急于外放,且再历练一下,也来得及。
  只是小时女官自己忖度着——倒也不是自矜,至多三年,她的火候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一来一往,正好跟王元珍错开,再想相会,更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德妃劝慰她说:“元珍娘子天下奇才,困于京师,反倒是拘束了她,如今龙游深海,该替她高兴才是!”
  小时女官谢过她,笑着应了句:“也是。”
  又说起颍川侯府的八卦来:“听说,世孙夫人有了身孕,先前还寻了个苗医过府诊脉,那苗医打包票,说是一个男胎……”
  “她这才成婚多久?”
  夏侯小妹盘算了一下,就觉得不太对:“撑死了也不到三个月,怀胎的时间就更短了,这能看得出是男胎女胎?”
  ……
  颍川侯府。
  世孙夫人的婆母唐氏夫人也这么想,只是她没说出来。
  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世孙又不是她的亲儿子,世孙夫人也算不上是亲儿媳妇,她一个继母,上赶着管这些干什么!
  只是她没想到世孙夫人,会请那苗医给世子治腿病。
  说来也是老毛病了。
  颍川侯世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金吾卫服役,彼时北边不大安宁。
  那时候还是太后娘娘摄政呢,便令现下已逝的荀相公持节北上,稳定局面,宽抚边军。
  同时派遣了一支金吾卫率同行。
  一来是展示帝都对于北境的重视,二来,也是为了历练一下这群年轻人。
  荀相公办完差事,便率众还京,倒是那支金吾卫率,在北境戍守了一年多才折返。
  颍川侯世子做事向来一丝不苟,不愿让边军讥诮金吾卫都是吃不得苦的贵公子,交付到他手上的差事,全都不打折扣的完成,因而在北地的评价很高,颇是结交了许多好友。
  而这付出的代价,就是从早到晚有一多半的时间都在马背上,高强度的训练和驰骋使得关节受损,每到阴雨天亦或者寒冬时节,都会酸痛难当。
  倒是也请太医瞧过,但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这回儿媳妇请了一个苗医过来,又说得头头是道,颍川侯府的人就觉得似乎也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