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匪君子来种田 第141节(3 / 4)
待人都走尽了,余锦瑟握着刀柄的手才颤巍巍地放了下来,只觉维持着这个姿势一直不变,还真是考验人的耐性和体力。
卫渡远瞧见了,慌忙上前就要将她身上的佩剑去下,却是被她阻止了:“还是不取了,待会儿人来了还要再带上,懒得弄。”
卫渡远这时候也不忘狗腿:“那我帮你把兜鍪取下来,这个也重。”
别说,这个兜鍪还真是有些沉。余锦瑟见没人,干脆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见卫渡远还站在自己身旁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不禁觉着奇怪:“怎么了?你不去写加急密信上报朝廷,同我在这里磨叽什么?”
“跟媳妇儿在一起才是最是舒心的日子,怎么算是磨叽呢?”卫渡远分明说着讨好人的话语,旁人说来就是油嘴滑舌,他说来偏能惹得人心花怒放。
余锦瑟看不下去了,挥挥手道:“行行行,来,我给你研墨。”
卫渡远可还记着大夫说的让余锦瑟好生养着的事儿,也不敢再闹她了,忙道:“还是别了,你还是坐在这里歇着吧。”
余锦瑟看着卫渡远这小孩子的一面,忍不住摇了摇头,却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还真是陷入情爱之中的女子,是又傻又痴。
说来说去,两人还真是不相上下。
第二百零三章
“父皇,儿臣有本启奏。”恭亲王站在大殿中央,沉声道。“儿臣要弹劾一个人。”
皇上扬手:“说。”
“征讨大军主帅——卫渡远!”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皇上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卫渡远乃是他委任的,恭亲王在朝堂上将此事拿出来说,这不是当众打他的脸吗?
可他是天子,总不能当众对恭亲王撒气,只能淡淡问道:“从何说来?”
“这是边关一将士冒险送到儿臣手中来的,托儿臣交到父皇手中。”恭亲王全然不顾皇上的不满,双手恭敬呈上一本奏折,还不忘添油加醋道,“此奏折上书写了卫渡远在边关的种种作为,实乃令人发指,简直是不将帝王放在心上!”
卫磐在一旁见着这一幕,只觉异常熟悉,这不就是陷害太子时所用的手法吗?两封信,断送了太子的帝王路。
作为皇上的儿子尚且如此,自己儿子不过区区一介将军,不知还会如何?卫磐心头绞紧,却是只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柳园自始至终都晓得镇守边关的将士中有恭亲王的人,卫渡远也是知道的,他不知他这兄弟到底是做了什么,竟是被恭亲王当众弹劾。
要晓得,恭亲王一向谨慎,不出手则罢,一出手便很难脱身。
“弹劾有三,第一,卫渡远作为征讨大军的元帅,擅离职守,既辜负了父皇对他的信任,也致我方士兵与匈奴交战中死伤惨重。这第二与第三却属同一件事。”
恭亲王的情绪愈发激昂,声调都不禁拔高了几分:“卫渡远擅扣粮草,其为第二。他对此还不罢休,竟还哄骗将士们,说是父皇为了赈灾,将军粮留在了北元,此举既动摇了军心,还陷父皇于不义,其为第三!”
恭亲王似乎极为义愤填膺,真真是为边关的士兵们不忿,为卫渡远将皇上陷于不忠之境而气恼。
卫磐心中大骇,恭亲王说得有理有据,皇上面色更是难看至极,若是他再不说个什么,只怕事情就要已成定局了。
要晓得,皇上为了组建龙行军顶下了极大的压力,卫渡远要是在关键时刻再给皇上惹麻烦,只怕皇上是不会出言保他了。
卫磐思来想去,再不能坐视不理,立时上前,跪在大殿中央道:“陛下,臣了解犬子,犬子虽顽劣,却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只怕是事出有因啊!”
宋昕在旁人看来就是个不近情面的铁面阎王,更是不会有人想到他跟卫渡远有交情,因而他现下心中虽存担忧,却也没有要站出来帮着求情的打算。
柳园却不是,他跟卫渡远有来往的事儿早瞒不住旁人了,这会子他倒也坦诚,紧跟着卫磐跪了下来。
“父皇,据儿臣所知,卫小将军虽说为人放荡不羁了些,却也是个拎得清轻重的人,更是个爱国的忠义之士,想必定然是事出有因,何不待卫小将军得胜归来时再问个清楚?” ↑返回顶部↑
卫渡远瞧见了,慌忙上前就要将她身上的佩剑去下,却是被她阻止了:“还是不取了,待会儿人来了还要再带上,懒得弄。”
卫渡远这时候也不忘狗腿:“那我帮你把兜鍪取下来,这个也重。”
别说,这个兜鍪还真是有些沉。余锦瑟见没人,干脆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见卫渡远还站在自己身旁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不禁觉着奇怪:“怎么了?你不去写加急密信上报朝廷,同我在这里磨叽什么?”
“跟媳妇儿在一起才是最是舒心的日子,怎么算是磨叽呢?”卫渡远分明说着讨好人的话语,旁人说来就是油嘴滑舌,他说来偏能惹得人心花怒放。
余锦瑟看不下去了,挥挥手道:“行行行,来,我给你研墨。”
卫渡远可还记着大夫说的让余锦瑟好生养着的事儿,也不敢再闹她了,忙道:“还是别了,你还是坐在这里歇着吧。”
余锦瑟看着卫渡远这小孩子的一面,忍不住摇了摇头,却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还真是陷入情爱之中的女子,是又傻又痴。
说来说去,两人还真是不相上下。
第二百零三章
“父皇,儿臣有本启奏。”恭亲王站在大殿中央,沉声道。“儿臣要弹劾一个人。”
皇上扬手:“说。”
“征讨大军主帅——卫渡远!”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皇上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卫渡远乃是他委任的,恭亲王在朝堂上将此事拿出来说,这不是当众打他的脸吗?
可他是天子,总不能当众对恭亲王撒气,只能淡淡问道:“从何说来?”
“这是边关一将士冒险送到儿臣手中来的,托儿臣交到父皇手中。”恭亲王全然不顾皇上的不满,双手恭敬呈上一本奏折,还不忘添油加醋道,“此奏折上书写了卫渡远在边关的种种作为,实乃令人发指,简直是不将帝王放在心上!”
卫磐在一旁见着这一幕,只觉异常熟悉,这不就是陷害太子时所用的手法吗?两封信,断送了太子的帝王路。
作为皇上的儿子尚且如此,自己儿子不过区区一介将军,不知还会如何?卫磐心头绞紧,却是只能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柳园自始至终都晓得镇守边关的将士中有恭亲王的人,卫渡远也是知道的,他不知他这兄弟到底是做了什么,竟是被恭亲王当众弹劾。
要晓得,恭亲王一向谨慎,不出手则罢,一出手便很难脱身。
“弹劾有三,第一,卫渡远作为征讨大军的元帅,擅离职守,既辜负了父皇对他的信任,也致我方士兵与匈奴交战中死伤惨重。这第二与第三却属同一件事。”
恭亲王的情绪愈发激昂,声调都不禁拔高了几分:“卫渡远擅扣粮草,其为第二。他对此还不罢休,竟还哄骗将士们,说是父皇为了赈灾,将军粮留在了北元,此举既动摇了军心,还陷父皇于不义,其为第三!”
恭亲王似乎极为义愤填膺,真真是为边关的士兵们不忿,为卫渡远将皇上陷于不忠之境而气恼。
卫磐心中大骇,恭亲王说得有理有据,皇上面色更是难看至极,若是他再不说个什么,只怕事情就要已成定局了。
要晓得,皇上为了组建龙行军顶下了极大的压力,卫渡远要是在关键时刻再给皇上惹麻烦,只怕皇上是不会出言保他了。
卫磐思来想去,再不能坐视不理,立时上前,跪在大殿中央道:“陛下,臣了解犬子,犬子虽顽劣,却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只怕是事出有因啊!”
宋昕在旁人看来就是个不近情面的铁面阎王,更是不会有人想到他跟卫渡远有交情,因而他现下心中虽存担忧,却也没有要站出来帮着求情的打算。
柳园却不是,他跟卫渡远有来往的事儿早瞒不住旁人了,这会子他倒也坦诚,紧跟着卫磐跪了下来。
“父皇,据儿臣所知,卫小将军虽说为人放荡不羁了些,却也是个拎得清轻重的人,更是个爱国的忠义之士,想必定然是事出有因,何不待卫小将军得胜归来时再问个清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