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霖和宋余惴惴不安,没想到长平侯却并未责怪他二人,只是让他们一道过来喝了一盅汤,又随口问了几句,便让他们回去了。
  临到他兄弟二人走到门口,长平侯突然叫住宋霖:“三郎,今日可吃亏了?”
  宋霖愣了愣,老实道:“不曾。”
  宋余见状也开口说:“爷爷,程小侯爷跋扈嚣张,今日争端不怪三堂兄。”
  长平侯瞥宋余一眼,说:“没问你。”他摆了摆手,说:“回去吧。”
  堂兄弟二人退了出去,长平侯若有所思,他对宋成道:“我是不是对这几个孩子太苛刻了些?”
  宋成说:“侯爷也是担忧五少爷。”
  长平侯叹了声,说:“当初冯家人将五郎自战场上救回来的时候,就只剩了一口气,我险些以为他也要跟他爹娘去了。”
  “要真是这样,我有什么脸面去见老三和老三媳妇?”
  “好在上天庇佑,五郎平安无事,”长平侯说,“可五郎当时的样子,我岂能不让他们兄弟多看顾着他一些?兴许是当时担心太过,反倒让他们兄弟姊妹之间生了嫌隙。”
  长平侯摇了摇头。
  宋成轻声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都是血脉相连的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呢,您也别太担心了。”
  长平侯道:“今日廷微在兵马司对三郎动手了?”
  宋成迟疑了一下,说:“是,听说是扇了……扇了一巴掌。”
  长平侯皱眉道:“三郎都多大了,还在人前动手?”
  事涉几位主子,宋成也不好多说,长平侯道:“廷微对大房这几个孩子自小就严苛,如今想来,和当时的流言也有干系吧。”他所说的流言,宋成自然清楚,是当时宋廷玉尚在时,京都有传言,长平侯有意让宋廷玉承袭爵位。身为宋家的老仆,宋成明白,所谓无风不起浪,长平侯当年的确曾动过这个念头——无他,宋廷玉惊才绝艳,年少成名,让长平侯看到了侯府再兴的希望。
  或许也正是如此,宋廷玉弃文从武,远走边境,戍守一方。
  长平侯于宋廷玉有大期待,更有愧,这份愧随着宋廷玉的身死,都转到了宋余身上。长平侯看重宋余,可他这一支,只剩了宋余一个半大不小的少年,偏他身后还有着三夫人留下的许多庄园铺子。财帛动人心,偌大的长平侯府,人心复杂,保不住有人想打他手中田铺的主意。
  这也是长平侯最为恼怒的。
  宋成想了许久,说:“侯爷,老奴听过一句话,不聋不哑不做家翁。五少爷不是稚子蒙童,老奴瞧着,他为人处世很有几分三夫人的坦诚真挚呢。”
  长平侯:“哦?”
  宋成笑着将堂兄弟二人在路上的对话说予长平侯,长平侯听得哑然,宋成笑道:“五少爷这些时日比从前活泼了许多。”
  长平侯琢磨片刻,笑道:“还真是。”
  “罢了,待廷微回来,你让他过来一趟。”
  宋成:“是,侯爷。”
  第21章
  皇宫内,虽被皇帝诏入宫,姜焉却不甚紧张。其因有二,当今圣上宽厚仁慈之名闻名天下,是真真的仁君,其二则是太子也在,大燕皇室对投诚的云山族一贯礼遇有加,姜焉此番封侯,正是东宫为姜焉请的旨。
  姜焉这人又生有一颗铁胆,聪明,又惯会蹬鼻子上脸,很能讨皇帝的欢心。
  姜焉入了御书房便跪下了,口中道:“臣姜焉叩见陛下。”
  燕帝搁下御笔,慢慢道:“齐安侯,你可知朕为何诏你入宫?”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