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第3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户部尚书麻溜就提折子交去内阁了。
  贺太师,同不同意看你啦!
  他有九成把握贺太师不会同意颜君齐这搞特殊的要求。
  不料贺太师看完颜君齐的要求后,眉头挑了挑,还露出十分赞赏的神情来。
  户部尚书:“……”
  什么意思?
  贺太师不是最不喜欢搞特殊吗?
  贺太师把折子收下了,户部尚书失落的出来,等啊等,没等到他的折子被内阁踢出来,反而从吏部那等来贺颂之也提了外调申请的消息。
  户部尚书:“……”
  他是不是光忙着商税的事,已经看不懂如今的朝政朝局了?
  现在京官已经这么不受年轻人喜欢了吗?
  现在的翰林无论看上去多老实,其实都长着一身反骨吗?
  颜君齐就算了,浓眉大眼的贺颂之是怎么回事?
  不行,他得去找翰林院大学士聊聊,再这么下去搞不好宗鸿飞和梅孟希也要跑。
  另一边,卢栩借完钱开始采购东西。
  他自己就是跑商路的,北境缺的他认为西北八成也会缺。
  什么油盐茶糖布匹粮食生活用品等等。
  全得准备。
  别看都是小东西,可百姓生活需要的就是这些小东西。
  到了衣服破的时候,连根针都是稀缺物资。
  他还得打听打听西北是不是也禁铁,若是不能带铁器过去,许多东西还得换成铜器。
  除了铁器,采买第一件要紧的,就是盐和粮食。
  粮食他能从睿王的庄子里搬,盐却必须得买。
  大岐盐铁卡的严,采购盐是有限额的,官盐也就对勋贵们稍微宽松些,即便如此,谁家也没多少存货。
  卢栩籍贯不在京城,生怕皇商的身份不够,又找承平伯、武昭侯、昌隆侯他们一起,借用各府的名义去采购盐和糖。
  幸亏睿王新开了酒楼,他们月辉楼也天天做点心,他常去买的几家铺子都认识他,他搞采购对方也没太当回事,卢栩决定走之前天天买,换着买,今天这家,明天那家,使劲儿买。至于以后酒楼和月辉楼有没有糖和盐用,让睿王去想办法。
  还有什么布匹、棉衣、药材、药膏,治风寒的,治水土不服的,治冻伤的,止血的,治蛇虫的……
  卢栩经验丰富。
  睿王封地有茶庄,自己就开着茶铺,茶他从睿王那儿打包。
  粮食太远不好带,卢栩通通打包好走驿站,在被官驿拉黑前,能带多少带多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