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第5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的。”
  “马谡马幼常?”
  “自然不敢欺瞒陛下与穆先生。”
  “——言谈‘颇有条理’?”
  “书生气有些重,但言谈中并无明显错讹。”
  穆祺是真的瞪大了眼睛,露出了浑然不可理解的表情。他当然清楚霍将军的习惯,知道这位绝不会在军事上开半点玩笑;但如此一来,却真真是让人莫名其妙、难以理解之至——说实话,就算以现代马后炮的观点看,纸上谈兵的赵括或者还有一点翻案的空间(毕竟以弱敌强,面对的是白起,谁又能生起半分信心?),马谡在街亭的操作却真正是下饭之至,没有任何狡辩的余地。在明知马谡的下饭操作后,冠军侯为什么又要违背常理,说出这样暧昧的判断来呢?
  ……好吧,马谡先前能够将武侯哄得团团乱转,肯定嘴皮子上是有不少本事的;但什么样的本事,能把霍将军也蛊惑在内?
  穆祺百思不解,只能鼓着眼睛不说话;倒是刘先生皱了皱眉,忽地问了一句:
  “你们都聊了些什么?”
  “当然是此次北伐的方略。”霍去病老实交代:“他指点大局,权衡整体,说得也甚是精到。”
  “大局?你们只聊了大局,没有聊细一点的?”
  “细一点的也聊了,比如西川地势之于行军的影响,还有双方后勤运力的差距……”
  “不是这些,不是这些!”穆祺听了两句,豁然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所指,于是赶紧插了一句:“这些还是太大了,更细的有没有聊呢?比如行军扎寨时水源方位的判断、比如军队一天要用多少水多少柴、比如粮食运输的损耗细节——这些谈到了么?”
  霍去病愣了一愣,回头望向穆先生,神情怪异之至,意思却甚为明显:
  聊这些废话做什么?
  ——是啊,聊这些纯属基础常识的废话做什么?
  高手相见,惜字如金;这就仿佛顶尖科学家在宴会上碰面,不谈学术理念不谈前沿动向,跑去考校人家九九乘法表会不会背——你神经病吧?!
  什么行军扎寨、什么寻找水源、什么判断用水量,对于卫、霍一流的将领而言,这简直是基础到不能更基础,简单到不能更简单,像是空气一样自然而然、完全已经融入本能的基本素养;但也正是因为太过简单、太过习以为常,所以他们根本不会特意“考校”什么,就仿佛一般人不会在面试中考校他人加减乘除——这不是因为有意忽略,而是单纯的想不到。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连这个都不懂吧?
  穆祺猛地拍了一下脑门,啪一声响亮之至;在这皮肉的刺激中,他惊骇而诧异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忽略了上千年的隐秘:为什么连武侯这样精明仔细的人物,却会被马谡蒙混如此之久?为什么霍去病亲自试探,却还是会被他的伪装所迷惑?
  答案非常简单,但正因为简单,所以才不可思议——
  “那个马谡。”他咬牙道:“可能真的不太懂这些。”
  大概是这个说法实在太为小众了,霍去病的脸色先是茫然,而后渐渐转为莫名古怪;显然,他是完全想象不到一,个军事人物居然连这点细节都不懂,就好像想象不到一个活人居然不呼吸一样;况且,况且……
  冠军侯迟疑道:“他论述大局,确实是整整有法。”
  “论述大局整整有法的人,完全可能在关键的基础细节上一塌糊涂。”穆祺的牙齿咬得更紧了:“比如说——我。”
  是的,穆祺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反应过来,正是因为他有切身的实际经历,完全第一手的鲜活资料——在上一个任务时,他就曾经大肆剽窃,兼收杂取,在彼时的戚将军面前拼命卖弄后世的军事智慧,什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云云,听得戚将军是五体投地,大为佩服,要是再引经据典,论述几句,说不定也能换一个“知兵”的名号。
  但实际上呢?实际上戚将军如果追问得细一点,他还可以靠着现成的案例(什么“打好群众基础”等等)蒙混过关;而如果追究得更细、更小,细到历史书上都不会强调的小节,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好啊,你说“敌进我退”,要退进深山;那行吧,现在让你带一百人小队到深山里转上一天,只要求能全须全尾,一个不迷路的带出来,你做得到吗?
  如果真走到这一步,穆氏当然只有屁滚尿流,举手投降了事。不过还好,他很有自知之明,从来都是放权手下,绝不敢在军事执行上指手画脚,当然也就不会露馅。可是,万一真有人读书读进去了,开始相信自己的“惊世才华”呢?
  相信自己有“惊世才华”也就罢了,要命的是,他头上还真有一个才华惊世、纯粹靠读书就自己悟出来的顶级人物!这样两相类比,那激励的效果还了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