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第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人怎么——怎么就叫起‘霍哥’了呢?”
  “这并非我的指使。”霍去病道:“三月之前,我随陛下外出,中途要等信号过什么‘马路’,这些恶少年就从四面围了过来,出言颇为不逊,我就奉陛下之命,稍稍教训了他们一回。他们之后还找上过几次,我与舅舅都一一料理了,也就没有惊动穆先生。”
  “……然后呢?”
  “然后他们就不敢妄议了,也懂事了不少。”霍去病道:“我仔细看过,这些恶少年也并非都一无是处,不少人是精力过剩又无处发泄,才四处招惹是非。我请示圣上,从内里挑了几个品质不坏的一一收服,现今也算有点成效。”
  穆祺的嘴唇有点颤抖了:
  “敢问……你是怎么收服的?”
  霍去病向外偏了偏头,神色很淡定:
  “那个唤作‘许强’的小头目学过些‘武术’,但都是花拳绣腿,不堪一击。我给他指点了几招,又替陛下赏赐了不少饮食玩物,稍稍用一点心思,其实也不难收服。”
  穆祺:……等等,这人刚刚是不是面不改色的说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无论掩饰得再怎么轻描淡写,稍微懂行的人都立刻能听出冠军侯的意思。左手胡萝卜右手大棒,重金赏赐配合武力震慑,分明是卫霍当年在上林苑训练羽林军的套路;无怪乎几个月内这群鬼火少年气质大变,言谈举止居然都像模像样了。
  ——所以问题来了,长平侯冠军侯居然在私下用汉军练兵的办法拉拢恶少年……他们是要干什么?
  如果先前孝武皇帝种种奇妙的暴论幻想还只停留在嘴上,那现在穆祺就真的看到了最直白的现实。只能说卫霍这一帮人的执行力实在太强了,到如今不过区区几个月,他们居然已经顶着语言文字和世界观的种种不适应,硬生生快要将皇帝那癫狂的幻想给落到实地了——这样令人乍舌的速度,即使穆祺早有准备,如今亦万万意料不到!
  当然,现在再表示惊异已经没有用了,穆祺呆木片刻,再望一望墙外,把声音压得更低,更惶恐了:
  “——你们还做了些什么?”
  第4章
  皇帝早就有过吩咐,对这位脑子不好心却不坏的东道主不必隐瞒。所以霍去病非常坦诚:
  “我与舅舅每日外出,除了训练这些少年以外,还要拜访本地有德望的耆老,馈送礼物。”
  为什么要拜访本地有德望的耆老?在一个半小时之前,穆祺大概还会天真地提出这个疑问,但现在他不会有任何幻想了。他很清楚,这几位之所以要向本地老者示好,一方面是仰承大汉孝老敬老的传统;另一面则是台面下静水流深的水磨工夫——像幸福新村这种人口不多的小村子,社区的舆论与风向肯定都是掌握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手里,只有博得了他们的信任,皇帝要建立的宏大梦想才不是无源之水,能真正在当地发挥影响。
  靠鬼火少年掌握暴力,靠耆老长者掌握舆论——这应该是当时六国亡秦时汉高祖起义兵的打法,如今大汉天团牛刀小试,锋锐果然一如往昔。穆祺这几个月在家中坐井观天,倒是大大低估自己请来的这几位贵客!
  隔着数千年文明的代沟,居然都还能有这样强的行动力吗?他还真是小觑了天下英雄!
  不过,穆祺惊怒之余,心中仍有极大的困惑。本地的情况他是明白的,大部分老头大妈可能送两盒鸡蛋说几句好话就能讨好,但幸福村最德高望重的长者,却是住在附近的邓老太太。老太太是四十年前的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回乡,建设学校、资助学生、献身教育,几十年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村里说话比谁都管用。但这样的人物经验何等丰富,又怎么会被一点花言巧语打动?
  他语气怀疑:“仅仅只是馈送礼物?”
  “有几位老者并没有收下礼物,但把陛下亲笔的书帖留了下来。”霍去病毫不隐瞒:“还说以后可以再来交流交流。”
  穆祺:……他倒忘了,邓老太太退休前是书法协会的会员!
  “然后呢?”
  “然后我就奉命再去送了几次书帖。”霍去病道:“那位收书帖的老婆婆极为和蔼,经常留我喝茶吃点心,看一些她早年的什么‘教学笔记’,还邀我常到家里坐坐,无论语文数学,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来问。”
  “老太太怎么会这么欢迎你——”
  穆祺上下看了霍将军一眼,猛地恍然大悟了。邓老太太的见识渊博而又高明,但人的舐犊之情总是一致的,再怎么渊博高明的老者,也很难拒绝一个虚心、勤奋、天资上佳的年轻人——更不用说老太太还是搞教育的。以她的经验判断,聪明敏锐却对现代常识懵懵懂懂的霍将军,搞不好又是一个因为家庭原因而过早失学的良材美玉,遗憾错过了学习机会的正直青年……
  妈呀,这不是刚好戳中人家软肋吗?
  怪不得武皇帝要特意派霍去病送字帖呢,这老登是真能算计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