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李姥姥和李姥爷早年从农村出来,生活简朴,嫌弃城里菜贵,就到处找可以种菜的地方。别说,还真被他们找到了,那块地是属于部分拆迁但是还没有开始盖楼的地方。因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张,不少农村都被圈进了拆迁的范围。很多地产商秉着先占地再说的念头广撒网,导致部分土地开发没有跟上去,闲置好几年。李姥爷他们就去那里种菜,别说,一小块地能收获很多,除了给小儿子家里,日常惦念的就是女儿家了。
“我们现在走得动,你担心什么,文文要高考了,吃点自己种的蔬菜,接地气。”李姥爷一挥手,截断了自己女儿的唠叨。
“好了,我走了,家里还有一堆活呢。”李姥爷送完蔬菜,打算直接走了,临走还嘱咐钱一文认真学习,多吃点好吃的。
看到这么健康的姥爷,钱一文想,真好。后面要时常关心姥爷的身体,叮嘱他生病了就要早点去医院,不能拖着,否则很容易拖成大病。上一世就是如此,一场大病让他的身体整个都垮了,人一下子瘦了十几斤,精神也不好了。
想到这样那样的遗憾,钱一文想,能够改变一些事真的太棒了,而自己重生在这个时间段,是不是也是代价呢。
第5章 高三进行时(4)
礼拜天,本来想多睡1小时的钱一文,悲哀地发现自己青春的生物钟太强大,准时6点醒来。
悄悄地刷好牙,发现妈妈没有起床。毕竟难得的休息天,她大概也睡过头了。
于是钱一文打算从玄关的抽屉里拿些零钱,去买早餐。对于没有移动支付,真的有点不习惯。现在付钱可麻烦了,每家每户基本都会有一把零钱。
钱一文家专门放零钱的抽屉里不仅有50元,有5角钱这黄灿灿的硬币,还有很久没见的1角钱,轻飘飘的。抓了一把零钱装在零钱包,钱一文决定去买小馄饨吃,自己想吃,妈妈也很爱吃这个。
钱一文家现在的房子是她爸爸钱志强买的,作为老钱家唯一的大专生,他很有头脑。结婚后就用自己的积蓄定购了一套70平的房子,每年还钱给单位。谁料没几年就出了交通事故去世,但因和工作有关,可以被认定为因公牺牲,这个房子就当成抚恤金赔给了李美心。单位考虑到她有女儿要抚养,每月还会定期打一笔钱。而也是因为这套房子,李美心只需要负担女儿的学习和生活,再加上娘家不时贴补,母女两生活得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走过一排排停车棚,因为有门,可以作为小仓库。钱一文家的车棚子里有李女士的自行车,还有钱一文的课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李女士总是舍不得扔掉这些,直到过几年物业把车棚推倒,划了停车位,这些书本才被卖给了垃圾站。
现在每家每户的车棚就是一个个杂物间,各种舍不得扔的东西被寄存。谁能想到不到10年,自行车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些车棚也随之消失呢。
而小区里熟悉的邻居们也一个个搬离,或置换房子,或买了新房,将老房子租了出去。就像钱一文家,隔壁邻居,楼上楼下几乎都换了人。钱一文家的邻居甚至把房子租了出去,租客来来往往,碰到好性子的罢了,最怕遇上年轻情侣。两人嘻嘻哈哈,大半夜回来后,关门声,冲马桶的声音,各种声音轮番上阵。
老小区的隔音真的让人深恶痛绝,物业更是形同虚设。钱一文因为年轻倒也可以忍受,钱妈妈本来睡眠质量一般,深受其害,及其影响生活。想到这,更坚定了钱一文换小区的决心。
小区门口,张记早餐店热火朝天,让人无比怀念的油烟味,“阿姨,我要二两锅贴,两碗小馄饨,一根油条,打包。”
“哟,怎么是妹妹来买早饭呀,真乖。今年要高考了?高材生肯定没有问题,你妈妈也可以松快松快。”老板娘一边熟练地打包锅贴,油条,一边拉家常。老一辈做小生意的,讲究的就是嘴皮子,不得罪人,和每个客人都能欢天喜地地聊天。
钱一文低下了头,装不好意思,果然老板娘放过了她,又和其他客人聊起来了,说孩子,说学习,就连天气都能聊很久,很有生活气息。
等了10分钟,小馄饨就好了,钱一文感觉嘴里在分泌口水。这家的小馄饨百吃不厌,十几只小馄饨浸泡在猪油,紫菜,蛋皮,虾米等组成的骨头汤里,鲜美极了。钱一文最喜欢一口吃一个,再喝点汤,很是过瘾。
等李美心起床,发现女儿正拎着几样早点进门。不由感叹,女儿真的长大了,平时让她干家务要三催四请。这几天倒是体贴的很,吃好饭还说要帮忙洗碗。哎,本来想和她说,你专心学习就是可以了,算了算了,现在她开心最重要。
“文文,今天你怎么起这么早,难得一天休息,你多睡一会儿呀。吃好早饭,你再回去睡个回笼觉。醒来吃一根可爱多,妈妈昨天给你买了一箱。”李美心一脸心疼,“现在外面很热吧。”
“不热的。我戴了帽子,妈妈,吃小馄饨啦。”钱一文忙接话,阻拦她的长篇大论。
终于吃上小馄饨了,钱一文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了,特别还吃到了锅贴,脆脆的底,肉的味道调的也不错。想到待会儿再来根可爱多,唔,夏天就应该这样,感动。
仿佛想到什么,钱妈妈把空调遥控器找出来,“今天天气预报说要三十几度,你待会儿把房间门打开,妈妈先把空调打起来;要么你待会儿到客厅做作业。”
为了省钱,钱一文家的空调是在客厅,如果太热的话,晚上钱一文就直接和她妈妈铺席子睡客厅。
钱一文立即摇头,“还要把房间里书都搬出来,好烦的,妈妈,我就在自己房间写吧。”
想到妈妈在客厅要看电视的,李美心女士可是新时代追剧狂人。记得高中,为了女儿,她已经连续几年看了哑巴电视剧。如果在客厅写作业,那妈妈会很无聊,而且她的压力也太大了吧,毕竟现在她的作业经不起推敲。钱一文努力打消钱妈妈的主意儿。
想想这些生活的细节,钱一文有些惭愧,自己到28岁还是啃老族,妈妈基本承包了她的生活起居。刚毕业那年,她提出要给家用,被钱妈妈一口拒绝,说自己又不差钱用,让她自己好好存钱。提出要帮忙付水电煤,也被说了一顿,说你才用多少水电。大学毕业后自己开始做点家务——洗碗,还是自己再三要求才被分配到的任务。
钱妈妈几乎一辈子都在做奉献,当时钱一文买车,还被贴补了5w块。钱一文唯一一次花大数额的钱,就是和妈妈一起去泰国,她包了机酒。对这次旅行,就她知道的,钱妈妈不知道和多少人夸赞过了。
用力把这些思绪都抛之脑后,钱一文想,自己还是要立足现在,先把“眼前关”度过再说,重新打起精神。再三拒绝妈妈“再多睡一会儿”的提议,她全身心投入题海。 ↑返回顶部↑
“我们现在走得动,你担心什么,文文要高考了,吃点自己种的蔬菜,接地气。”李姥爷一挥手,截断了自己女儿的唠叨。
“好了,我走了,家里还有一堆活呢。”李姥爷送完蔬菜,打算直接走了,临走还嘱咐钱一文认真学习,多吃点好吃的。
看到这么健康的姥爷,钱一文想,真好。后面要时常关心姥爷的身体,叮嘱他生病了就要早点去医院,不能拖着,否则很容易拖成大病。上一世就是如此,一场大病让他的身体整个都垮了,人一下子瘦了十几斤,精神也不好了。
想到这样那样的遗憾,钱一文想,能够改变一些事真的太棒了,而自己重生在这个时间段,是不是也是代价呢。
第5章 高三进行时(4)
礼拜天,本来想多睡1小时的钱一文,悲哀地发现自己青春的生物钟太强大,准时6点醒来。
悄悄地刷好牙,发现妈妈没有起床。毕竟难得的休息天,她大概也睡过头了。
于是钱一文打算从玄关的抽屉里拿些零钱,去买早餐。对于没有移动支付,真的有点不习惯。现在付钱可麻烦了,每家每户基本都会有一把零钱。
钱一文家专门放零钱的抽屉里不仅有50元,有5角钱这黄灿灿的硬币,还有很久没见的1角钱,轻飘飘的。抓了一把零钱装在零钱包,钱一文决定去买小馄饨吃,自己想吃,妈妈也很爱吃这个。
钱一文家现在的房子是她爸爸钱志强买的,作为老钱家唯一的大专生,他很有头脑。结婚后就用自己的积蓄定购了一套70平的房子,每年还钱给单位。谁料没几年就出了交通事故去世,但因和工作有关,可以被认定为因公牺牲,这个房子就当成抚恤金赔给了李美心。单位考虑到她有女儿要抚养,每月还会定期打一笔钱。而也是因为这套房子,李美心只需要负担女儿的学习和生活,再加上娘家不时贴补,母女两生活得还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走过一排排停车棚,因为有门,可以作为小仓库。钱一文家的车棚子里有李女士的自行车,还有钱一文的课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李女士总是舍不得扔掉这些,直到过几年物业把车棚推倒,划了停车位,这些书本才被卖给了垃圾站。
现在每家每户的车棚就是一个个杂物间,各种舍不得扔的东西被寄存。谁能想到不到10年,自行车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些车棚也随之消失呢。
而小区里熟悉的邻居们也一个个搬离,或置换房子,或买了新房,将老房子租了出去。就像钱一文家,隔壁邻居,楼上楼下几乎都换了人。钱一文家的邻居甚至把房子租了出去,租客来来往往,碰到好性子的罢了,最怕遇上年轻情侣。两人嘻嘻哈哈,大半夜回来后,关门声,冲马桶的声音,各种声音轮番上阵。
老小区的隔音真的让人深恶痛绝,物业更是形同虚设。钱一文因为年轻倒也可以忍受,钱妈妈本来睡眠质量一般,深受其害,及其影响生活。想到这,更坚定了钱一文换小区的决心。
小区门口,张记早餐店热火朝天,让人无比怀念的油烟味,“阿姨,我要二两锅贴,两碗小馄饨,一根油条,打包。”
“哟,怎么是妹妹来买早饭呀,真乖。今年要高考了?高材生肯定没有问题,你妈妈也可以松快松快。”老板娘一边熟练地打包锅贴,油条,一边拉家常。老一辈做小生意的,讲究的就是嘴皮子,不得罪人,和每个客人都能欢天喜地地聊天。
钱一文低下了头,装不好意思,果然老板娘放过了她,又和其他客人聊起来了,说孩子,说学习,就连天气都能聊很久,很有生活气息。
等了10分钟,小馄饨就好了,钱一文感觉嘴里在分泌口水。这家的小馄饨百吃不厌,十几只小馄饨浸泡在猪油,紫菜,蛋皮,虾米等组成的骨头汤里,鲜美极了。钱一文最喜欢一口吃一个,再喝点汤,很是过瘾。
等李美心起床,发现女儿正拎着几样早点进门。不由感叹,女儿真的长大了,平时让她干家务要三催四请。这几天倒是体贴的很,吃好饭还说要帮忙洗碗。哎,本来想和她说,你专心学习就是可以了,算了算了,现在她开心最重要。
“文文,今天你怎么起这么早,难得一天休息,你多睡一会儿呀。吃好早饭,你再回去睡个回笼觉。醒来吃一根可爱多,妈妈昨天给你买了一箱。”李美心一脸心疼,“现在外面很热吧。”
“不热的。我戴了帽子,妈妈,吃小馄饨啦。”钱一文忙接话,阻拦她的长篇大论。
终于吃上小馄饨了,钱一文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了,特别还吃到了锅贴,脆脆的底,肉的味道调的也不错。想到待会儿再来根可爱多,唔,夏天就应该这样,感动。
仿佛想到什么,钱妈妈把空调遥控器找出来,“今天天气预报说要三十几度,你待会儿把房间门打开,妈妈先把空调打起来;要么你待会儿到客厅做作业。”
为了省钱,钱一文家的空调是在客厅,如果太热的话,晚上钱一文就直接和她妈妈铺席子睡客厅。
钱一文立即摇头,“还要把房间里书都搬出来,好烦的,妈妈,我就在自己房间写吧。”
想到妈妈在客厅要看电视的,李美心女士可是新时代追剧狂人。记得高中,为了女儿,她已经连续几年看了哑巴电视剧。如果在客厅写作业,那妈妈会很无聊,而且她的压力也太大了吧,毕竟现在她的作业经不起推敲。钱一文努力打消钱妈妈的主意儿。
想想这些生活的细节,钱一文有些惭愧,自己到28岁还是啃老族,妈妈基本承包了她的生活起居。刚毕业那年,她提出要给家用,被钱妈妈一口拒绝,说自己又不差钱用,让她自己好好存钱。提出要帮忙付水电煤,也被说了一顿,说你才用多少水电。大学毕业后自己开始做点家务——洗碗,还是自己再三要求才被分配到的任务。
钱妈妈几乎一辈子都在做奉献,当时钱一文买车,还被贴补了5w块。钱一文唯一一次花大数额的钱,就是和妈妈一起去泰国,她包了机酒。对这次旅行,就她知道的,钱妈妈不知道和多少人夸赞过了。
用力把这些思绪都抛之脑后,钱一文想,自己还是要立足现在,先把“眼前关”度过再说,重新打起精神。再三拒绝妈妈“再多睡一会儿”的提议,她全身心投入题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