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什么“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外做完工后,回家还特别喜欢做家务”之类的话,根本就是骗人的。
  孟驰坚坐在院子里修补着一个破了的竹篓,时不时地往鸡窝那处瞥两眼。
  在“中暑风波”后,豆花摊总算消停了几日。
  一直到“下元节”,生意果然如宋东家所说,一日比一日好了起来。
  阿绵发现炒腰花的反响并不好,主要原因是上菜太慢了,客人们懒得在这个小摊上等,就撤掉了这个菜品。
  她将原先可以添加的熟五花肉片换成了鲜肉丸,这样备料时要多费一些功夫制作,不过价格与此前相当,依旧是八文钱。
  虽然只是一个小改动,但反响很热烈,客人们纷纷觉得这样“吃肉”的感觉更足了,滚在豆花汤中很有一种醇厚、扎实的滋味。
  阿绵一鼓作气,又增添了豆皮、冬瓜之类的配菜。结果是阿绵的小摊一到饭点,就有大排长龙的态势,她带来的木桌木椅上最多只能坐六个顾客,不少人都带着自家的碗盆来打,装好了再回家吃。
  第141章 豆花摊篇(八)
  下元节那天,本来阿绵一家是想着过节的。
  这几日是祭奠祖先的,城中会赏灯、祭炉神、在河里放点上烛火的纸船。
  但是宋东家告诉阿绵,惯例是赏灯会的出口就在食街的左侧,是生意最旺的一天,这一日有不少铺子会通宵达旦的经营。
  “一天就能赚你半个月的利!”
  阿绵被鼓动起来,提前就开始为这一日做了准备。
  她与小婧、旺旺都说好了,下元节那日来铺子里帮忙,一日一百文!
  这样摊子上有四个人手。
  此外为了节日,还特意买了糯米,煎成一个个香香糯糯、拳头大小的糍粑,上头撒上一些白芝麻。
  是当作小食吃的,一个糍粑卖三文钱。
  那日从午后就忙得不可开交,等到晚上一盏盏花灯亮起,街上已是人山人海。
  铁匠铺关门后,孟驰坚带着晚食来帮忙,这下阿绵她们才总算能轮流挤出时间吃饭了!
  这种忙碌是对标着的农忙的,伙食规格上也类似,孟驰坚特意杀了一只家中的鸡炖了汤,主食是肉包、另外还有几根已经洗好、水灵灵的黄瓜。
  “汤和肉包我放在铺里炉子上热着的,这会儿正好,阿绵,你叫她们先来吃。”
  孟驰坚拿出瓷碗,如此前一样先将一只鸡腿放在阿绵碗里,一只放在小婧碗里。
  另有两只翅膀也分作两碗,每碗中盛上鸡汤。
  旺旺忙累了,二话不说就是吃。
  阿绵咬了一大口肉包子,眼睛满足得眯了起来,“好好吃,你在铺子里吃了没有?”
  “啃了两个包子,我怕待会人更多,挤不进来。”
  “果然前腿肉做肉包子、肉丸是最好的。”
  轮到刘大娘和小婧吃晚食时,刘大娘的脸色就一阵青一阵白的了。
  由于之前的事,她忍了几番,见阿绵与小婧吃完肉包子,开始喝汤吃鸡腿时,实在是心中难以忍受,不住地开口道:“造孽啊……造孽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